高句麗國。
偃月城。
偃月城位於高句麗國的西南,是高句麗國的邊城之一。
出了偃月城,再行六十多里,就進入了鐵勒。
鐵勒的兵馬,就是從鐵勒的東南方向進入高句麗國,奇襲下了偃月城。
鐵勒大軍的主帥,不是賀胡真大汗,畢竟他是一國之主,不可能每一次都親自統兵吧。
這一次,鐵勒十萬兵馬的主帥還是金諾,軍師是蕭奇峰。
沒辦法,賀胡真大汗若是想讓金諾接他的汗位,就得讓金諾在軍中樹立威嚴。
上一次的大敗,更是成為燕州的俘虜,賀胡真大汗花了不少錢才將金諾和降兵贖回,使得金諾的面子幾乎丟盡。
所以,這一次賀胡真大汗只能再派金諾出征,希望用一場勝仗來挽回金諾在軍中的地位。
金諾的打仗水平,賀胡真大汗真的是不能恭維,所以他特意派蕭奇峰當軍師,輔佐金諾打贏這一仗。
蕭奇峰的謀略,賀胡真大汗還是很認可的。
再加上,蕭奇峰和金諾的關係著實不錯。
蕭奇峰第一次出使鐵勒的時候,曾經談及赤獲的身世,引得赤獲大怒,拔刀劈向蕭奇峰,卻被賀胡真大汗所阻。
後來,蕭奇峰出使高句麗國,成功叫停了高句麗國和鐵勒的戰事。
因此,高句麗國國王高延江賞賜給蕭奇峰一些寶物和兩個高句麗國美人。
蕭奇峰將這些寶物和兩個高句麗國美人都獻給了賀胡真大汗,引得賀胡真大汗心中大悅,賞賜給蕭奇峰一些寶物和兩個鐵勒美人。
蕭奇峰將賀胡真大汗的賞賜全部送給了金諾,使得金諾對蕭奇峰很有好感。
後來,赤獲的身世大白,金諾鐵定是賀胡真大汗的接班人,蕭奇峰自然更加拉近與金諾的關係。
金諾對蕭奇峰的才華也是十分佩服,頗有言聽計從的意思。
更不要說,上一次的大敗在金諾的心中已經留下了陰影,自然不敢再擅作主張,完全是聽從蕭奇峰的建議。
這下子,蕭奇峰就有一種仰天長嘯的痛快感覺了,他才是這十萬大軍的真正掌控者。
偃月城既然是邊城,守軍自然不少,足足一萬五千人。
但蕭奇峰採用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騙過了偃月城的斥候,然後就是突然十萬鐵勒大軍圍困偃月城,只是半天的時間,就把偃月城給拿下了。
要知道,鐵勒和高句麗國交戰多年,在這偃月城下,不知陣亡了多少鐵勒的勇士。
偃月城的地理位置非同小可,拿下了這座堅城,在高句麗國構築第二道防線之前,鐵勒的兵馬就能長驅直入。
畢竟,高句麗國內部的那些城池,不但城池不如偃月城高大,守軍的數量和質量也是遠遠不如,根本扛不住鐵勒的精銳。
正常情況下,一旦斥候發現鐵勒兵馬,偃月城就會進入完全防守狀態。
縱然鐵勒二十萬兵馬來攻,偃月城的這一萬五千人也足以能堅守幾個月沒問題。
莫說是幾個月,就算是堅守半個月,高句麗國就會派援兵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