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敢死軍與燕州苦力營是同時成立的。
因為這兩個個單元是建立在王九多等人謀反未遂的基礎上的,也相當於是世家門閥的一種痛吧。
燕州苦力營,對於燕州的建設幫助很大,連皇帝楊顯都認可了,還幫助楊楓填充燕州苦力營的人數。
可那個敢死軍,就是一個擺設了。
號稱敢死,卻沒有上過戰場。
所有就有世家門閥的人寫了一首打油小詩,故意諷刺敢死軍。
打油詩是這樣寫的:燕州敢死軍,一群小混混。敢死不敢死,把酒問白雲。日日城中困,頓頓酒肉葷。敵軍若來犯,個個皆龜孫。
這首詩,早就傳遍了整個大楚國,自然也傳到了燕州。
以趙大山的脾氣,心裡的那個氣啊,甭提了,卻又無從發洩,只能是死命訓練敢死軍,一直對敢死軍洗腦,拼命護衛燕州,效忠楊楓。
因為楊楓對陣匈奴,一直都是騎對騎,敢死軍、左手營、右手營、陷陣軍,都沒有上戰場的機會,趙大山的火氣就一直憋到現在。
燕東城一戰,敢死軍雖然死傷不少,但徹底揚名天下,趙大山心中的那口氣徹底發洩。
敢死不敢死?
老子敢死。
頓頓酒肉葷?
沒酒,有肉也是應該的。
個個皆龜孫?
敢死軍中沒有一個龜孫。
楊欽鬱悶了,但楊顯卻高興壞了,哈哈大笑道:“這個趙大山,還真是一員悍將啊。”
“三千對三萬,守衛燕東城足足兩個多時辰,不然燕東城必失。”
“濟邪那老東西,這次可是吃了一個大虧,三萬精銳,只逃走七千人,留在燕東城兩萬三千多人。”
“呵呵,太子,楓兒說,燕軍驍勇,此言非虛啊。”
楊欽抖了抖腮幫,拱手道:“此一戰便可看出,燕軍確實驍勇。”
楊顯嘆道:“燕州積弱,遇匈奴而不敢戰,只會逃。”
“楓兒執掌燕州,改變了這一狀況,再次恢復燕人彪悍之風。”
“一個人能夠改變一州,亦可改變一個國家,或強或弱只看掌權之人。”
“太子,你要謹記這一點,日後或許方可為明君啊。”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楊欽一時半會兒搞不明白,只得趕忙應道:“兒臣謹記。”
燕東城得保,燕州無事,楊顯的心情自然就高興起來,就跟楊欽聊了一會兒,才讓他跪安離開。
楊欽離開皇宮,心裡越發不是滋味,似乎燕州那個小王八蛋就像是神明一樣存在,沒什麼陰謀能收拾得了他。
若真是楊楓扛住了大荒國的進攻,成就了親王之尊,只要楊楓不犯任何錯誤,楊欽一旦繼位之後,還真是必須要敕封楊楓為太子呢。
或強或弱只看掌權之人?
父皇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暗示本宮能力不及楊楓?
反正,楊欽感覺到,自從楊楓北上取得一系列的成績,又表現出各種精華絕代的本領,他這個東宮太子的位子就開始搖晃起來。
在楊顯這個年齡,最注重的就是接班人的選擇。
一個親兒子,一個親孫子,如果親孫子比親兒子強得多,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