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氏也站在楊欽身邊,看完了書信的內容,然後就看到楊欽雙眉緊鎖,就不由奇怪了。
“太子,柏兒此信算是報喜,為何太子似有心事,莫非是柏兒所為,有何處不妥?”
楊欽放下書信,輕輕搖了搖頭:“柏兒之言,倒是並無不妥之處。”
“只是,本宮派計三六南下漢州,相助柏兒。”
“算算時間,計三六一行應該早就趕到燕州,然柏兒卻未在信中提及,故而本宮才會覺得奇怪。”
蕭氏笑著說道:“柏兒眼下身處江北許縣,距離漢城不近。”
“或許,計三六已經到達漢州,聽說柏兒在許縣,休息一晚之後,自然會快馬趕往許縣。”
楊欽搖了搖頭:“計三六做事穩重,只要不是天色太晚,一定會立即趕往許縣。”
“單以路程來算,計三六應該已經到達許縣八日有餘才對。”
“而柏兒這封書信,是七日前發出,按說計三六已經到了。”
蕭氏也覺得奇怪,又問:“會不會有事情耽擱了?”
楊欽搖頭道:“此戰,對柏兒關係甚大,計三六懂得輕重緩急,絕不會節外生枝。”
“本宮心中,突然有一絲不祥之感,卻又不敢確定。”
蕭氏想了想,笑著說道道:“計三六的家人皆在雒陽,太子難道還能擔心計三六會背叛不成?”
計三六的家人?
楊欽眼瞳一縮,陡然站起身來,喝道:“允兒,你此言倒是提醒了本宮。”
“來人,速速將路厚喊來。”
蕭氏嚇了一跳,急忙說道:“太子,臣妾只是隨口一說,玩笑之言而已,太子切勿當真。”
楊楓皺著眉頭,輕輕搖了搖頭:“此事關係重大,萬萬不能有失。”
“哪怕是小心過度,本宮也絕不能讓柏兒輸掉這一戰,不然柏兒日後便再難有機會。”
聽楊楓這麼一說,蕭氏也就不再多言了。
不一會兒,路厚來到。
“小人見過太子殿下,見過太子妃。”
楊欽說道:“路厚,你帶人去一趟計三六府上,就說近來雒陽城中有賊患出沒,計三六不在雒陽,本宮須得保護其家人周全。”
“故而,本宮欲請其家人搬入東宮,小住一段時日。”
“待計三六從漢州返回之後,再搬回府中。”
“切記,計三六乃是本宮左膀右臂,爾等對其家人定要恭敬,不可有任何怠慢。”
路厚應了一聲,急匆匆地去了。
蕭氏這才明白,楊欽是想要軟禁計三六的家人,以防計三六會有背叛之心。
蕭氏覺得,楊欽確實是有些小心過度,小題大做了。
計三六是給楊柏出謀劃策去了,又不是深入漢州水賊中當細作去了,怎麼可能會背叛?
楊柏也知道計三六在東宮的地位,又需要計三六為他出謀劃策,定然會禮遇有加,絕不會怠慢的,計三六怎麼會背叛楊欽?
再說了,計三六跟著楊欽這個太子,前途無限,如何會背叛楊欽而轉投漢州水賊?
難道說,東宮太子還不如漢州水賊不成,這事蕭氏想想就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