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
楊欽夫婦已經得到訊息,不由驚訝之極。
楊楓賣書?
《燕州風雲錄》?
第一部,《方洪谷大捷》?
燕州的戰報,楊欽當然全都知道,這方洪谷大捷確實是楊楓名震北境的開始。
以一萬步兵幾乎全殲了東匈奴的兩萬精銳,其中一萬步兵,一萬騎兵。
雖然,楊楓是將霍爾西納的兩萬兵馬分而殲之,並非是一舉破敵,但也絕對是堪稱一絕的戰役。
此戰的具體經過,當然只有看過楊楓所呈戰報的人才會知道。
民間確實也流行一些傳說,但都是以訛傳訛,最後自然是越傳越荒唐。
正因為越來越荒唐,使得這事的真實性反而能引發考究。
聰明人都能知道,這種傳說的可信度不高。
所以,楊欽倒也不擔心楊楓會因此在民間能有多大的影響力。
可楊楓弄了一本《燕州風雲錄》出來,等於是將燕州發生的真實故事,傳遍天下,讓天下人都知道了。
這是一種洗腦的手段,而且是真實可靠的洗腦。
如果再有人詆譭楊楓,說燕州打敗匈奴,只是僥倖,只是因為匈奴分裂,只是因為楊楓的運氣好,就不會再有人相信了。
到時候,估計會有無數人都拿出這本書,齊聲說道:“爾等休要滿口胡言,惡意詆譭燕郡王殿下,真實情況在《燕州風雲錄》中都有記載。”
楊欽可以想象,如果等楊楓的《燕州風雲錄》一直連載下去,恐怕整個大楚國,只知燕郡王而不知他這個太子了,更別說漢郡王了。
蕭氏也是惱怒異常,恨聲道:“那逆子以為,上一次燕貨南下之事成了,就可以肆意妄為了不成。”
“一本書,竟然要二兩銀子,這逆子怎麼不去偷。”
“太子,這逆子故意如此所為,分明是在向太子挑釁,向太子示威。”
楊欽微微皺了皺眉頭:“允兒,前車之鑑,此次不可再衝動。”
“這逆子心思縝密,手段高明,做事向來滴水不漏,絕不可能故意露出把柄。”
“若這逆子已經在禮部備案,你父親必然會已經向本宮稟告,故而,本宮料定,此事必然是父皇已經同意。”
蕭氏恨恨說道:“父皇對這逆子如此偏心,臣妾實在是…實在是……”
大不敬的話,蕭氏還真是不敢說出口,只能說一半扔在這裡。
楊欽微微皺眉,喝道:“允兒,你如今怎會這般怨天尤人。”
“父皇庇護那逆子,又能如何?”
“除非父皇真能萬歲,不然那逆子早晚都會失去這份庇護。”
“由奢入儉難,由儉入奢易,當那逆子習慣父皇的庇護之後,一旦本宮繼位,必定讓他寸步難行。”
這時,東宮總管路厚匆匆進來,手裡拿著一本書:“啟稟太子,太子妃,奴婢已經派人將這部《方洪谷大捷》買來兩部,請太子和太子妃過目。”
蕭氏正在氣頭上,聞言立即臉色一變,喝道:“蠢貨,為何買兩本,難道你是故意想讓那逆子多賺東宮的銀兩不成?”
路厚嚇得急忙跪在地上:“太子妃恕罪,是奴婢失察了。”
楊楓微微皺眉:“愛妃何必為難下人,是本宮讓路厚多買一本的。”
蕭氏這才臉色稍緩,喝道:“跪著作甚,還不趕緊將書呈上來。”
“奴婢遵命。”路厚急忙起身,恭恭敬敬上前,將兩本書遞到楊欽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