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奇峰含笑說著:“天下刺客狠快詭,十之七八出於維。”
“只可惜的是,燕州的那位郡王楊楓,技高一籌,破了貴部的子母連環殺。”
“然後呢,在楊楓的詐死期間,呼連單于毅然出兵,卻遭到了兵敗身亡,所部被滅的命運。”
“於是,天下人都能看得出來,花重金請維人刺客出手的幕後,必是呼連單于。”
“那位燕郡王殿下,心胸狹窄,睚眥必報,從西匈奴被滅,便可見一斑。”
“如今的燕州,不算太強大,只是強於匈奴而已。”
“待日後,燕州將匈奴徹底滅掉,下一個兵鋒所指,必然是你們維部啊。”
霍木侖當然不可能輕易被蕭奇峰忽悠了,淡淡說道:“我維部在此數百年之久,引兵來犯者,不知多少。”
“但是,哪一次,不是讓他們鎩羽而歸,倉皇敗退。”
“若非我維人天性與世無爭,不喜戰爭,只怕我維部的實力遠超如今數倍之多。”
“那個燕郡王若是真敢引兵來犯,定然也是鎩羽而歸。”
蕭奇峰笑著說道:“看來,首領對燕郡王可謂是所知甚少啊。”
“這位燕郡王殿下,被貶出京,只帶了五百兵痞,北上燕州。”
“東匈奴左賢王霍爾西納,西匈奴左賢王索納、西匈奴大將科羅,以及西匈奴呼連單于和東匈奴濟邪單于,先後敗於其手。”
“一個積弱已久的燕州,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像雄獅般從睡夢中醒過來,所向無敵。”
“但燕州畢竟積弱數百年,若無一定時間,縱然以楊楓之能,也絕無可能在短時間內讓燕州徹底強盛。”
“所以,我家單于即將與大荒國結盟,若首領也能參與,則合我三家之力,定能一舉將燕州擊破,斬殺楊楓。”
“如此一來,不管是我匈奴,還是大荒國,亦是維部,從此再無隱患。”
頓了頓,蕭奇峰又說道:“楊楓在薊城修建了燕州英雄紀念地,將燕州所有陣亡將士的骨灰埋葬其中,又還有燕州英雄紀念碑和燕州英雄閣。”
“那個地方,我家單于曾經派人去看過,有一副對聯,頗有意思。”
“舍我一命,保我燕州。燕州英豪,豈能無我?”
“還有一句,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
“當然,最重要的是另外一句:明犯燕州者,雖遠必誅。”
“呵呵,維人行刺燕郡王,應該也算是明犯燕州者吧。”
“所以啊,維人縱然不喜戰爭,但若是燕州日後大軍來犯,維人必然死戰吧。”
“與其,等燕州滅我匈奴之後,實力大增,再來攻打維部,何如首領當機立斷,趁著燕州羽翼未豐之際,主動出擊,以絕後患呢?”
“首領如此英明,應該能明白,兩種情況之下,維人的死傷自然會有大大不同。”
最後這一句,才是真正的畫龍點睛之筆,真正說在了霍木侖的心坎上。
但凡是英明的君主,都不希望自己的軍隊,自己的子民,有過多的死傷。
而這位高大威猛的霍木侖首領,恰好就是維部百年難遇的英明首領。
維人的繼承製度,跟大楚國、大吳國、大荒國、匈奴等等都不一樣,並非是世襲制,而是選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