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風殿。
楊楓脫了鞋子,將秋水劍交給門口的太監,又對著鏡子正了正衣冠,這才大步走了進去。
這個時代,覲見皇帝,必須絕對按照規矩來,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和怠慢的。
歷史上,因為儀表儀容問題而被皇帝問罪的人,確實有,全都是蠢貨。
楊楓走進楚風殿,來到正中央處,恭恭敬敬地跪了下去:“孫兒楊楓,拜見皇祖父。”
黃金鎖子甲,已經卸掉了。
楊楓穿了一身便裝,但頭冠、腰帶、玉佩,皆是郡王的標準。
楊顯放下御筆,抬起頭來,呵呵笑道:“楓兒,快快免禮。”
“多謝皇祖父。”楊楓又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這才站起身來,束手而立,目光下垂。
楊顯仔細打量了一下楊楓,大為滿意:“好,很好,非常好。”
楊顯是開國皇帝,經歷過無數的戰場,當然看得出來,楊楓已經蛻變了。
以前那個酒色之氣的楊楓,早就沒有了。
現在的楊楓,身上充斥著一股殺伐之氣,英挺之氣。
要麼,成為上位者之後,長期可以鍛煉出來。
要麼,就是進入軍伍,踏上戰場,可以短期內錘鍊出來。
單單從這一點,楊顯就能判斷出,楊楓親歷過戰場,並非是紙上談兵之人。
任何一個開國皇帝,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子孫沒上過戰場,不知兵事。
一個皇帝,一些親王,沒上過戰場,不知兵事,絕對是一個王朝的莫大悲哀。
楊顯的兒子,不管是廢太子楊錚,還是現太子楊欽,以及秦王楊銘、冀王楊錯,全都為大楚國征戰過。
如今,皇孫這一輩的,楊楓開了一個先河,也上過戰場,也知兵事了,楊顯自然是老懷寬慰之極。
而且,楊楓更是捷報不斷,將楊顯最頭疼的匈奴問題都解決了。
“楓兒,此番你從燕州回來,可在雒陽多住一段時間,好好陪陪朕,給朕講一講燕州的故事。”
楊楓躬身道:“啟稟陛下,孫兒也很想多陪陪皇祖父,奈何邊境戰事尚未完全結束,大戰不日將起,孫兒不敢在雒陽城逗留太久。”
“噢?”楊顯微微一愣,問道,“朕收到的訊息,燕州已經結盟西匈奴,彼此交換奴隸,戰事已經結束。”
“雖說,東匈奴的實力強過西匈奴,但西匈奴與燕州結盟,難道濟邪還敢輕易挑起戰事不成?”
楊楓淡淡一笑:“若是孫兒的燕州騎兵訓練到位,只怕濟邪就沒機會了。”
楊顯登時恍然大悟,點點頭道:“不錯,這是濟邪的唯一機會了。”
“此戰之後,燕州穩了,匈奴再無可能一統了。”
“楓兒,此戰你有幾成勝算?”
楊楓笑著說道:“十成。”
“哈哈,好,朕心甚慰啊。”楊顯大喜之極,大笑道,“有楓兒這句話,朕就不再擔心匈奴之事了。”
“楓兒,你為朕,為大楚國解決了匈奴的隱患,準備讓朕如何賞賜你啊?”
楊楓拱手道:“孫兒身為楊家子孫,為皇祖父,為大楚國分憂,乃是本分,豈敢貪圖賞賜。”
“再說,皇祖父為孫兒指婚司徒倩,便是對孫兒最大的賞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