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權發遣 (第1/2頁)

推薦閱讀:

“自此,關中地區一應軍政事務,便由你統籌排程、安撫治理。有此差遣在身,行事便有名分與權柄,也好震懾那些驕橫的邊地將領,令他們不敢肆意造次。”趙恆一臉嚴肅地說道。

酈靖寧聽完趙恆的話,驚喜交加,內心澎湃不已。然而,朝堂之上的眾人卻炸開了鍋。

“陛下萬萬不可啊!”

齊牧第一個站出來,神色急切,拱手高聲道,“此職位權柄如此之重,實在有違我朝立國以來的施政原則吶!”

此刻,寇準和蕭欽言對視一眼,也趕忙出列,準備進言。畢竟,統轄關中這樣重要的地區,賦予如此大的權柄,自大宋開國至今,從未有過這般先例。

不管他們對酈靖寧個人的看法是好是壞,心裡都清楚,這種先例一旦開了,後患將無窮無盡。

寇準面色凝重,躬身說道:“陛下,齊御史所言不無道理。雖說酈靖寧才華出眾,然如此重權集於一身,恐非社稷之福。還望陛下三思啊。”

蕭欽言緊接著也說道:“陛下,關中乃戰略要地,軍政事務牽一髮而動全身。即便酈靖寧忠心耿耿,但權力過重,難免引人猜忌,於朝廷安穩不利。還請陛下收回成命,另做定奪。”

趙恆卻是擺了擺手,神色沉穩地開口道:“朕雖不精通軍事,但也明白,若是今出多門,軍隊必然會陷入混亂,如此必敗無疑。

如今西夏賊寇猖獗,邊境將士固然勇猛,但邊境將領眾多,卻是未能整合軍力,協調攻守。朕今日特意設立陝西經略安撫使這一帥臣職位,統轄關中事務,既是遵循祖制,更是為了防患於未然,避免邊患勢力日益坐大。”

說完,趙恆又將目光轉向酈靖寧,語重心長地開口道:“不過酈卿啊,你畢竟才剛剛踏入仕途,驟然擔當如此高位,確實與常理有所不合。但如今形勢特殊,這陝西經略安撫使一職,實是因西夏賊寇猖獗而特設的臨時職位。”

他稍作停頓,目光中透著幾分考量,繼續說道:“故而,在官制安排上,便以‘權發遣’的形式任命於你。如此一來,既解了當下關中事務之急需,又免得將來酈卿完成使命還朝後,在朝中難以安排合適職位。你可明白朕的用意?”

酈靖寧聽到這裡,心中不禁再次感慨宋朝制度那獨具匠心的“藝術”性。

這宋朝啊,可不單單是重文抑武,在文官體系內部,同樣有著精妙絕倫的制衡之術,採用的是大小制衡、大小相異的方式來拿捏文臣權力。

就拿宋朝的官職來說,它可不是簡單地統合在一起的。

所謂“官”,指的是此人的本位,代表著官員的品級和俸祿等基本待遇,像是吏部侍郎、戶部尚書之類,這是官員身份地位的一種標識。

而“職”呢,實際上只是一種榮譽稱號,諸如龍圖閣直學士、文淵閣直學士之類,更多地是用來顯示官員的榮譽性,並不直接賦予實際權力。

那麼,宋朝官員實際的權力究竟體現在哪裡呢?

答案就在這“發遣官”上。“發遣”意味著朝廷臨時差遣官員去執行某項具體事務,只有獲得了“發遣”的任命,官員才真正握有處理實際政務的權力。

比如說,一個官員本位是六品,但被“發遣”去主持一個重要州府的事務,那他在這個州府就有了實實在在的治理權力,可要是沒有這“發遣”,即便官品再高,“職”銜再響亮,也只能乾瞪眼,沒法插手具體事務。

咱就拿後世大名鼎鼎的包拯包青天來說事兒,想必大家對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開封府鍘刀之下,哪怕皇親國戚也絕難倖免。

但包拯在任開封府尹的時候,他的官位是咋認定的呢?

首先,包拯擔任開封府尹時,他的官本位僅僅是員外郎,這不過是個六品官。

最新小說: 白衣如初,青衫如故 雄主之神話劉秀 皇孫兇猛 弄玉 饑荒年,開局率領百名犯婦當反王 長夜諜影 紅色莫斯科 抗戰:從小兵到將軍 戰場合同工 諜海孤雁 抗戰:從周衛國參軍開始 諜雲重重 亮劍:團長你給我留點 我乃邊軍一小卒 雛鷹的榮耀 風雪持刀人 開局拒婚,皇子歸來後殺瘋了 逍遙紫衣侯 大明最強皇太子 曹操請登基,皇帝我不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