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影片)
安史之亂
這個詞李隆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就是這個詞,自一開始出現就讓他迎接了最猛烈的背刺。.
此後他勤勤懇懇,日也擔心,夜也擔心,不敢懈怠。.
雖,雖偶有懈怠……
想到這裡,李隆基不免有些心虛。.
他話尚且不敢說的太滿,畢竟上次逮小鳥的事情被天幕當場抓住。.
但是經過天幕的糾正,他確實悔改了
他有在真心悔過。.
現在,天幕將安史之亂的禍根指出來了。.
李隆基在經過了短暫的本能害怕之後,一種腦子即將要抓住什麼知識的感覺讓他興奮起來。.
禍根
知道禍根來自於何,在現在就把禍根給鏟除了不就沒事兒了嗎﹖
安史之亂就不會發生,那麼他未來會做的,最讓人詬病的一件事,棄城而逃,也就不會發生了
李隆基提筆刷刷把天幕剛剛說的話給一字不落的謄抄下來。.
然後他拿起朱筆,開始找重點了。.
朱筆一拿起來,另一個最根本性的困惑縈繞在李隆基的心頭。.
天幕是講到改府兵制為募兵制,那這禍根,是募兵制嗎﹖
可天幕剛剛還誇募兵制是讓社會分工更加精細化,是順應歷史潮流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天幕明明在誇。.
現在怎麼反而說起了禍根呢﹖
[募兵制當然是好的,但是篩選標準太單一了。.]
[都給他們錢了啊,要求就再高一點點唄﹖]
[最主要的是民政、財政大權不能下放啊,真無語,李隆基他懶死吧。.]
[就是就是,最開始當皇帝那個勤奮勁頭去了哪裡﹖]
[後期他真的一點腦子都不想動。.]
李隆基連連搖頭,否定三連: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我現在還把姚崇那“十要事說”貼在自己時時刻刻能看到的地方。.
每次天幕結束後他都會反複看自己記下的筆記,從裡面找蛛絲馬跡,結合當時的大唐情況看看有沒有什麼能改正的地方。.
怎麼能說他現在不勤奮呢﹖
他現在連小鳥都不敢逮了。.
莫說是享樂安逸,他只求下一次的天幕不要再背刺他了。.
李隆基為了反駁天幕,當即就表演了一個現場動腦子。.
在彈幕的提醒下,他抓住了重點。.
李隆基手拿朱筆,在剛剛天幕說的那番話中提取重點。.
“地痞無賴無視軍紀,會滋生腐敗。.”
“將領長期統帥一支軍隊,士兵的眼中只有將領再無皇權。.”
“將領掌握了民政、財政大權,地方將會脫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