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會議的結果都在眾人的預料之中。
董卓部兵精將廣,而且數度在與彭越的交手中佔上風,就靠他們斷後對付彭越。
至於南下,還真是沒人願意去。夠格的一個個都藉口推辭,鮑鴻區區校尉,也就只能苦哈哈的接下這個任務了。
不過話說回來,也不是沒有一點好訊息。鑑於鮑鴻前兩次損失慘重,張溫撥下了不少兵馬。
大漢軍制來說,統轄軍隊的將軍在一般不常置,掌征伐背叛,非常尊貴,只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者將軍之稱。
所以在平常的時候,這些中央軍都是由尚書檯決斷。尚書檯雖然有參與軍事方面各項決策的權力。但是因為地位較低所以成了一個皇帝,大將軍,太尉誰勢力大聽誰的執行機構。終歸一句話,就是不會掌握在某個將校麾下。
與中央軍對應的就是地方軍,當初漢光武劉秀已經不斷削弱地方勢力了。但是到了最近,桓靈二帝是在不咋樣,弄得地方動*亂不止,為了應付戰爭叛亂不得不在各地方駐軍。
征戰的時候,地方軍自然需要配合朝廷任命的將軍,甚至像鮑鴻這樣被整體徵召的。
從各地徵發計程車兵按其地域集中編制為某一戰鬥部隊,號為“部”,一般是由朝廷委派的校尉指揮。不過這次張溫連鮑鴻都徵召了,所以正好統轄其部。
現在鮑鴻這裡損失甚大,自然可以設法從中央軍那裡摳點兵馬過來。
凌敬、宋獻策他們早有預見,商量好了如何說辭來獲取最大的利益。
盤點鮑鴻現在的軍力:
騎兵2000(順利為羅成請功,封為都尉,補滿兩千部署。)
步卒一萬五。鮑鴻本部只剩下近萬士卒,本來要求補到兩萬的。張溫要保證北上人馬充足,死不鬆口,只給鮑鴻補滿一萬五。
黃巾降卒近萬,董卓因為要面對彭越,不敢帶著黃巾俘虜,所以把這些人都甩給鮑鴻。
對付被洗腦的黃巾,宋獻策很有辦法。這傢伙也是裝神弄鬼出身,糊弄這些人跟玩似得,何曼不過一晚上就被他唬得死心塌地效忠鮑鴻了。這些黃巾俘虜也不夠看。
而且這一批黃巾乃是彭越挑選出來偷襲荊州的,老弱婦孺都不在其中,哪怕是勸降一部分,也是不小的力量。
黃巾俘虜不說,宋獻策還在努力中。
步卒方面分配也做出了一些調整。
呂方、李信、周處、曹正各領一隊親衛,其中呂方、李信為隊率,周處、曹正暫任隊率。
穆羽為主,武松為輔,領兵兩千為左部。
王勇為主,謝科為輔,領兵兩千為右部。
高仙芝攜魯智深為輔,領兵兩千為後部。
其餘仍為本部統轄,凌敬、宋獻策、陸登中軍輔佐。
另外,要提一下,楊志被任命為羅成副手,為前軍先鋒,逢林開路,遇河搭橋。
關於梁山眾人的安排,鮑鴻也考慮了很久。他們的統率能力並不低,統轄數千人馬不過輕而易舉。但是,相對來說。他們和黃巾渠帥的情況其實差不多,統率能力並沒有完全的開發出來。所以鮑鴻並沒有直接讓他們獨領一軍,而是安排作為副將學習一下。
魯達、武松安排在步軍,楊志安排在馬軍,也正好適合他們的能力發揮。曹正相對其他親衛隊長較弱,也算勉強。其實鮑鴻考慮,要是武二郎統率不給力的話,就拉到親衛隊來著。畢竟相對來說,魯達西軍出身,楊志也有家傳及從軍經歷,而武二郎有沒有天賦就要看他自己的了。
大軍開拔,第一個目的地乃是被彭越當作目標的南陽宛城。不管董卓能不能對付得了彭越,先去通知南陽太守還是必要的。
“系統,結算下我現在的點數。話說回來,為啥你沒有說過我的屬性?”
行軍途中,鮑鴻暗自呼喚系統。至於本來需要他這個主將親自招待的荀五龍荀汪、水鏡先生司馬徽等人,正忙著和凌敬、宋獻策、陸登暢談,沒空搭理他。
“斬將點增加15,殲敵點增加48,勝績點55,敗績點45。”
“目前擁有斬將點143,殲敵點208,勝績點137,敗績點111。”
“特別提醒,本次戰鬥你雖然身在戰場,卻幾乎沒有指揮作戰,所以殲敵點數折損很多。以後你不能親自到戰場的話,哪怕軍隊殺敵上萬,你也就百十個殲敵點!”
“那也沒辦法啊!”鮑鴻搖搖頭,除了手刃之外,指揮的折損是最低的。可是也要有那個本事才是啊。尤其是有凌敬他們在,不能知人善用,那要召喚英雄出來幹啥。
“還有我的屬性呢?”鮑鴻追問道。
“什麼屬性?我不是說過嗎,屬性基本上根據人物的生平事蹟來的。你是要原本那個鮑鴻的屬性還是?”系統不耐煩道。
“可是你不是說,可以根據思維波動程度來判斷智力什麼的麼?至於武力你不能檢測肌肉強度之類的麼?多多少少給我一個參考的指標吧!”鮑鴻卻不死心,繼續追問。
“可以是可以,不過不管是思維波動還是肌肉強度只是一個側面的評定,不是非常標準。”系統應道,“思維波動就是用腦程度,大腦開發度之類。但不等同於我們四維屬性所指的智力。比如司馬徽那會思維波動那麼劇烈,但那個狀態下他出謀劃策難道能達到張良級別?所以我給他的資料只是90多而已。”
“司馬徽還是本身軍謀策略有那麼高基礎的,換了祖沖之,在做科研的時候,絕對也能達到那麼劇烈的思維波動,但是他針對軍謀的智力不會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