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事情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不管是英國還是法國其實都差點兒成為gczy國家。
法國如果不是戴高樂臨危受命二次上位後高壓鎮壓,可能現在法國國旗上也有錘子和鐮刀;而二戰時期歐洲那裡宣傳gczy最多的既不是俄國人也不是德國人,而是英國人。
在那個時期英國很多平民出身的高層都是gczy的擁護者。
科爾迪茨戰俘營裡的英國戰俘裡關著好多gczy者,他們被關在這裡沒事幹乾脆就宣傳起了gczy,而且在這裡還有他們最好的宣傳目標——勤務兵。
這裡的軍官不是還有勤務兵跟著嗎?
這裡很多勤務兵都是跟軍官同時被俘的,按理說他們應該被關在士兵戰俘營,但是因為科爾迪茨戰俘營獨特的制度,所以又被調到這裡伺候那些軍官。
那些勤務兵接受了階級理論教育後回過神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老子們被俘前伺候你們這些官老爺們吃喝拉撒也就罷了,憑什麼被俘後還要伺候你們?
老子們要造反!
於是勤務兵們就掀起了暴動要跟官老爺們好好理論理論。
當時德軍守衛們都懵了:我們沒有跟你們刑訊逼供你們怎麼自己打起來了?
聞訊趕來的‘酒蒙子’普利姆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後簡直都要崩潰瞭然後很快解決了這次衝突。
他是怎麼輕鬆解決這次衝突的?
他直接告訴那些造反的勤務兵:我們這裡是軍官戰俘營,你們這些勤務兵壓根就不是這座監獄的關押物件,讓你們待在這裡就是伺候這些官老爺的。
那些勤務兵也懵了:那既然這裡不是關押我們的地方……那我們走?
普利姆認為這個提議很不錯,就把他們……
釋放了……
放了……
了……
而且由於這裡關押的那些官老爺們沒有人伺候生活,他還特意去外面幫他們僱傭了一批人來伺候他們起居!
這裡戰俘平時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
踢踢足球,打打排球、橄欖球,法國戰俘搞了一個管絃樂隊;荷蘭人搞了個吉他樂隊;英國人更牛,建了五個滑稽劇團,因為需要女性角色,乾脆讓一些戰俘留長髮刮腿毛力求一個真實……
平時很多人閒著沒事就在那裡跟別的國家戰俘學習外語,事實上很多這個監獄的囚犯戰後都去做了外交工作。
能在那裡坐牢,夫復何求啊!
不過這還不是這個監獄最有意思的事情。
最有意思的是什麼?
熟悉西方電影的都知道,西方有大量的關於二戰時期越獄的電影,比如說什麼《大逃亡》、《戰俘列車》、《逃離索比堡》、《勝利大逃亡》、《死亡越獄》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