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西南
益州,柳珀正在看長安發來的文書。
涼州面積驟然擴大的訊息傳到長安是六月,等到了蜀地,那都七月了。
從前夢想是靠軍功封侯的柳珀正在憂鬱中。
想他柳珀,和張巍,一個左將軍,一個右將軍,少年意氣,曾經也是護衛天子去河套的左膀右臂,現在卻一個幹起了鹽政,一個搞起了交通。
大晉能以極小的代價,拿下這場對月氏的絕對勝利,這很好,可這勝利和他柳珀毫無幹系,這就讓他鬱猝了。
難得休息一天,被郡丞抓過來處理蜀郡政務的楊珺過來找柳珀要商量工作麼,看他真的憂鬱,就問他這是怎麼了。
柳珀嘆一口氣,雙面郎君的俊朗面孔來了蜀地這麼久都沒受到半點風霜摧殘。
“大晉周圍都是毫無信義的豺狼之輩,沒了月氏,也算是我大晉之福,以後我晉使出國門,也有晉軍做保障,看那些鼠輩還敢欺辱我晉使。”
嗯嗯,楊珺聽著,他也覺得月氏是狂妄自大,自找死路,現在有了月氏這麼大體量的國家做教訓,以後晉使再出國門應該能少不少麻煩了。
“東方旦才不過17年華,就能背旗上陣,周祀也才19,就能為我大晉立下如此功勞。
只嘆珀身在蜀中,不能為我晉使懲口惡氣。”
楊珺明白了,這是武將魂發作,也想策馬揚鞭,建功立業呢。
“鹽政此言差矣,我等雖不能戍邊衛國,可這鹽也是民生之重,為國煮鹽的功勞,一點也不差。”
他年紀挺大,孫子都有了,看柳珀這三十都沒到的後輩真是跟看子侄一樣。
“柳將軍掌益州鹽政,張將軍掌一國交通,哪個不是為我大晉操勞?”
想想張巍,你們倆一個都是品級的左右將軍,不都沒上沙場嗎。倒黴蛋不止你一個,這樣想是不是好多了。
楊珺甚至還願意讓柳珀高興高興,特意喊他柳將軍呢。
柳珀很感動,但,“張巍是接替王將軍修驛站和交通要道去了。”
和他比起來,好歹張巍搞交通還實實在在對戰爭有輔助作用呢。
楊珺看了這個油鹽不進的家夥一眼,拿出郡丞給他的奏疏,“鹽政,我們還是來談談蜀地政務吧。”
這兩年他們在蜀地先努力開鹽井,大面積先提高鹽産量,再來根據大晉需求和産鹽需要的成本來調整結構。
蜀鹽已經都能上供長安了,周邊沒鹽的地方都是靠朝廷調配都廉價蜀鹽生存,蜀地內部更不用說。
因為朝廷低價賣鹽的事,一些地方賣鹽的豪商都氣的要和柳鹽政拼了,私兵才起來,就被柳將軍殘酷鎮壓,然後按律該審審該查查,斬首、抄家、流放嶺南,按需服務一條龍。
懲治這些不安分的地方大戶的同時,柳珀順便給審了些冤案,辦了幾個地方遊俠,有時候沒事就拿兩儀劍出來顯擺,讓他在蜀地名聲大噪。
收拾蜀地的同時,蜀地當地不少山上的少數民族部落也漸漸都發現了山下的晉人手裡有鹽。
和在巴地買來鹽不一樣,他們的鹽品質比起從前的那些粗鹽要好得多。
蜀民自己也只能是一戶一戶的買鹽,沒有多餘的鹽賣給山民,山上的部落為了獲得鹽,不得不下山和晉人打交道。
這一年,在楊珺忙活著修水利的時候,郡丞就是在忙活著和山民溝通。
雖然柳珀的意思,是隻有晉人才能買鹽,山民只有下山做晉人這一條路,但總有山民不樂意啊,那些不樂意的山民咱們也不能真就不管了,大晉也還是要表現一下仁德的。
就以我們蜀人三倍的買鹽價格讓你們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