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放心,三個月的時間,我一定能給你訓出一支不輸禁衛的女兵。”
“對了陛下,”東方旦說起另一樁事,“那些跟著來洛京的匈奴人,明年我跟著陛下去出洛陽的話,可以帶著他們一起嗎?”
匈奴給的一萬人,兩萬匹馬,都在太尉劉奉的安排下給雲中三城分了,期間對匈奴騎兵的安排至關重要,把他們往內遷些,不會有靠近長城外的機會,也不能讓他們在內有聯結起來的機會。
小白是帶了三千人馬一路南下回洛京的,這三千人在燕地基本沒什麼損傷,來了洛京因為水土不服或者其他原因死掉的騎兵也屈指可數,可以說活的挺好。
柳珀安排他們在城外駐紮,少數幾個已經會說晉話的被提拔起來管理他們。柳珀不在的時候,這些匈奴騎兵就是王歸接手,東方旦這半年經常出宮去王歸的軍營,和那些士兵還有匈奴騎兵都混的很熟了。
小白低頭看他,問:“為什麼會想要帶那些匈奴人一起?”
東方旦撓撓頭,毫不隱瞞道:“那些匈奴人已經很久沒見陛下。他們已經視陛下如神明,很想參拜陛下。”
然而我並不被“參拜”。
小白看看窗外,好奇道:“旦,你不是一向很討厭異族人嗎?”
從小就生長在邊境的少年,見多了兇狠野蠻的異族人,對他們的厭惡是深入骨髓的。
“我是很討厭他們,”東方旦小小年紀,卻和大人一般長舒口氣,“一開始,我是想幫柳珀將軍分擔工作,去學了些匈奴話。後來我發現,他們也並不是那樣可怖的野蠻人……”
他沉默了一會兒,繼續道:“陛下,我不知道該怎麼說。可我總感覺,來到洛陽之後,那些匈奴人都不再像胡人了……”
印象中的胡人茹毛飲血,不穿衣服,只著皮毛,頭發散亂,身上刺青,野蠻不通人性;但跟著來到洛陽的匈奴人,也穿上了衣服,清洗梳起了頭發,吃的也都是穀子,不少人還會說晉話,學會了作揖。
哪怕他們不耕作,每日也會有割草、養馬的任務,固定的勞動以及訓練,定居下來的生活,讓東方旦感覺他們似乎都換了一副面孔。
自己日日接觸下來的那些匈奴人,讓東方旦無法再把他們看做必須要殺死、驅逐的野蠻人。
“為什麼他們不再兇狠了?”
小白摸摸東方旦的頭:“因為他們停下來了。”
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風險太高了,生存這把大刀時時刻刻都在牧民頭上懸著。
雲中的匈奴人情況如何小白不知道,但是跟著來到洛京的匈奴人,見到的要麼就是高山,要麼就是種滿穀子的平原。
他們這一整年跟著小白,都沒有長距離的遷徙,沒有高強度拼殺戰鬥,糧食有晉軍發,他們主要出賣勞動力就可以,有軍營睡有飯吃,沒了草原上的生存進緊迫感,自然野性就去了不少。
別看小白成天憂心晉這點生産力和社會生活水平,和外面比起來,農耕文明的晉就是更穩定,生存風險更低,還處於萌芽階段遊牧文明的底層人一過來就清楚的感知到二者的不同。
東方旦還不能理解天子的這個回答,陷入了沉思。
小白不理東方旦了,看向殿內淺笑的宮人。
“重山,孤已經讓人給你另裁了衣服。你準備準備,初四那天隨孤一起去朝會。”
重山心神一凜,當即忙伏拜應下。
“是,陛下!”
童明抱著炒米一粒一粒磕,發自內心的為友人即將實現的心願感到高興。
第三卷:正式做皇帝的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