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青衣,身影瀟灑便立在了高臺之上,衝著老者和眾人拱手行禮。
修者?
見狀,不少人露出詫異之色。
一般來說,修者與儒修不同,他們潛心修煉道法,少有人會對這詩詞歌賦感興趣。
他一出場,便引來了全場所有人的目光。
坐在趙長空身旁的小郎君也好奇的看去:“果然是位修者,我倒想聽聽,他能作出什麼詩來。”
趙長空笑而不語,他同樣也很期待。
臺上,悠悠傳來趙明易吟誦的聲音:
“此詩名為《山水》,是本人在一次春遊中偶然靈感所創。
山水相依畫裡遊,
雲煙繚繞隱峰頭。
清風拂面心神爽,
此景何須問去留。”
剎那間。
在趙明易第一句‘山水相依畫裡遊’脫口而出時,原本嘈雜的皓明樓,鴉雀無聲。
第二句詩詞出來。
不少人已然倒吸了一口涼氣,露出了震驚之色。
甚至有不少人都意境沉寂在這山水之間繚繞的畫面之中。
第三句。
第四句。
待趙明易一首詩詞唸完,現場依舊寂靜無聲。
在場都是讀書人。
不管作出的詩句成色如何,這欣賞能力,卻都是一流,一句詩詞出來,立馬便可高下立判。
“好一個此景何須問去留!此詩山水意境畫面全有,此乃千古流傳之名句啊!”
“詩句高雅莊重,意境盎然優美,層次分明邏輯清晰,絕對是目前最好的一首詩了!”
“慚愧慚愧,我一位讀書人,竟還不如一位修者。”
“好詩!這定武侯府,又要出一位麒麟兒了!”
“今日詩會,怕是難有超越之人。”
終於,有人回過神來,驚歎出聲。
接二連三。
周圍滔滔不絕的議論和讚揚,響徹在整個皓明樓內。
站在趙明易身旁的青年,無奈垂頭。
一臉沮喪的默默下臺。
根本就用不到老者宣佈結果,面對這般可千古流傳的神作,他已然認輸。
趙明易的臉上寫滿了得意與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