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太子 第二百四十六章 轉折(26)
››››第二卷南方第二百四十六章轉折(26)
第二卷南方第二百四十六章轉折(26)
:
,第二卷南方第二百四十六章轉折(26)
聽到陳洪範要求見面,左懋第也不無不可,點頭道:“距離山陽尚有二十餘里,趕到城裡吃飯是不行了,正好歇息一下,著伙伕們現在就埋鍋造飯吧。”
使團一正兩副三個使者,還有一些吏員伴隨,再就是使臣們的家人僕役之類,加起來一百二十來人,有十幾輛大車坐人和拉著行李輜重,還有幾十人的馬隊,用來做警備和護衛。
正使少司馬一聲令下,整個隊伍就都停了下來。
雖說是七月底了,大太陽底下也是沒有絲毫涼意,只是風吹過來時不是那麼燥熱難受,帶有那麼一點點清涼。
此時淮安到揚州一線的官道還在修葺之中,使團隊伍走的是運河河堤,一路看過去,左懋第雖然是滿腹心事,看到河水區練如帶,波光瀲灩,河堤上各種樹木種的密密麻麻,河道之中也是有數不清的漕船和商船,逶迤北上。
此時南下的船隻也有,不過寥寥無已,遠不及北上漕船和商船之多。
當然,現在不是太平時節,還是在戰亂之中,所以船隻數量還大為減少了。若是萬曆早年承平時節,船隻數量要多出十倍也不止。
左邊是運河,右手邊就是零星散落的村莊,此時正是盛夏時節,揚州一帶已經全部種上了水稻,只是這運河的坡地上不便灌水,無法栽種水稻,往年不拘種些什麼,現在看過去,坡地上卻是大多種上了番薯。
左懋第知道這是大元帥府行營的主張,似乎是不顧番薯雖甜而低產的毛病,大力推廣。先前不過是淮安一帶種了幾千畝,然而是十倍百倍的推廣開來了。
看到如此情形,左懋第不覺搖了搖頭,臉色也是十分難看,騎在馬上,他輕聲道:“這樣行事,孟浪操切,不成體統。”
言下當然是對陳子龍十分不滿。
畢竟皇太子勸農桑修水利是好事,君上如此關心農事,臣子卻任性妄為,這樣有負君恩,左懋第十分不取。
說話間,前頭有人趕了回來,在馬上遠遠就高聲稟報道:“老爺,陳老爺說前頭有一個駐防營的訊守分值,就請在那裡歇息用飯。”
“好,我知道了,回覆他,就這樣吧。”
說話的是左家家奴,所以用的是私邸稱呼,左懋第無可不可,當下便答應下來。
閩浙兵制改革已經進行了兩個多月,大半的裁撤歸併工作都完成了,南直隸雖然有黃得功和劉澤清等諸多軍鎮,不過裁撤冗將冗兵,設鎮協標營和塘汛分守的工作也是在進行之中,左懋第是加官兵部侍郎,不過如果能平安回來,想來這些事也是他的份內之事了。
由此陳洪範一提,他便答應下來,先在改制成熟的淮揚徐鎮一帶觀看軍鎮佈防情形,回南京後,不會無的放矢。
而沿途行進,已經有淮揚一鎮,一個防營,二十幾個佈防訊塘,沿途所見,已經是叫左懋第十分的滿意了。
打馬向前,大約是一刻功夫以後,便是已經趕到了前面訊守處。
遠遠看過去,是在運河邊上和兩三條分叉道路的中央地段,建了一個小小的堡寨,隔的遠看不大真切,不過沿途過來,他已經知道,這些訊堡的堡牆上都有小型的火器,只是不知道儲存的如何,是不是隔幾天就按軍律操練。
不過按江北的習慣,是軍政司和軍訓司隔一段時間就會檢查,如果訓練保養不力,迅守官肯定會大倒其黴。
至於作jiān犯科,或是象以前那樣,操江水師的官兵裝成江盜搶劫,這在江北是不可想象的。
沿途過來,左懋第最少看到幾十隊軍法司的憲兵路過,多則十幾人,少則三五人,到處巡查訊塘和各駐防營,遇到在路上走動的將官和士兵都是隨時檢查,如果沒有公務和假條隨意外出,當場便會被拘管帶走。
這樣的軍律軍紀還有執行的程度,已經足夠叫左懋第十分敬佩了。
“末將叩見侍郎大人!”
等左懋第一至,緋袍玉帶,虎頭牌迴避牌什麼的倒也罷了,朝廷頒給的使節儀仗憑證才是最要緊的,一看到這個,帶頭的訊守官就已經遠遠跪了下來,在他身後,所有武官士兵都是黑壓壓跪了一地。
“起來,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