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蘇青陽忍不住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在很多人看來,我是個絕對的幸運兒,氣運絕佳、機緣不斷,這一點,其實我並不否認。畢竟龍氣、佛緣,我都獲得過。”
“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在這份機緣降臨到我身上之時,同時還有一樣東西,同樣落在了我的肩上,那便是責任。”
“修道修道,修的是什麼?只是自身的實力嗎?其實說白了,修到最後,修的是一顆本心。”
“我若是一味追求修為,或許我一開始的修行速度會非常快。可是,那樣的修為增長,是不可能一直持續的,因為我終有一天會發現,自己無法克服心中的心魔,無法破除業障,也就無法更進一步了。”
“所以,我時刻都會告訴自己,取捨有度,還施有節,從天地之中得到了機緣修為,就要找機會還回去一些。在我看來,修行乃是向天地借取功德,既然是借的,那早晚都是要還的。”
聽到這裡,孔也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的眼神已經有些出神,思緒已經完全沉浸在蘇青陽的言論之中,難以自拔。
蘇青陽卻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繼續說道:“我為何能夠機緣不斷?在我看來,正是因為我一直都在償還,這種有借有還的做法,或許才是我能夠修為不斷提升的主要原因。”
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在蘇青陽的修行過程之中,他前後經歷了兩次跌境。
跌境對於很多人而言,那是完全無法接受的噩夢。
因為很多人,一旦真的跌境了,就再也無法重回巔峰,更別妄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了。
但是蘇青陽卻兩次都從低谷之中爬了出來。
在他看來,他之所以能夠爬起來,與自己的大道本心有著很大的關係。
得到了大舜朝的龍氣,那就要為天下百姓立命;得到了佛家的佛緣,那就該為世間疾苦鳴冤。
這便是蘇青陽的觀念。
“說的更直白一點,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
“佛祖與道祖既然都信任我,那我又怎敢辜負?”
蘇青陽說完,陷入了沉默之中,抬頭望著前方還在不斷衝殺的前輩亡魂,眼神堅毅。
而孔也,則陷入了某種更加玄妙的心境之中。
一旁的馮熹,對著蘇青陽恭敬作揖:“受教了。”
此前的馮熹,一直都在探索著自己的修行大道,他將一身文運散給那些蒙學稚童,其實跟蘇青陽秉持著差不多的理念。
難怪二人能夠有緣結識,竟是修行大道之上的同道中人。
此時,臨淵城的南城牆之上,出現了一道身影,正是剛剛離開沒多久的董存良。
方才他見到了上官培的那一招“是非劍”,便迅速返回。
此時聽到了蘇青陽的那一番言論,更是深以為然。
“哎,若是放在上萬年前,天宮之上的那一張椅子,你是否也有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