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御花園之中。
大天師羅忠在處理完劉家父子二人之後,便第一時間回到了皇宮之中,向當今天子覆命。
羅忠將事情原原本本地講述了一遍,不曾有絲毫的隱瞞。
那皇帝聽得笑容滿面,忍不住讚歎一句:“這位天闕樓的少掌櫃,還真是個妙人啊。”
“竟然認為,天下氣運百姓為重,這一觀點,似乎與儒家先賢的那一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啊。二者都在宣揚黎明百姓的重要性。”
皇帝一邊說著,轉頭又詢問羅忠:“天師,你覺得那年輕人如何?”
羅忠聞言,沉思了許久,才回答道:“說實話,很不好說,我之前曾用道法想要試探一下,卻被他體內的一股無形之力給震開了。”
“無形之力?”年輕皇帝眼神之中寫滿了不解。
羅忠重重點頭:“嗯,那股力量像是威壓,又像是靈魂壓制,我一時間也說不上來。”
年輕皇帝則顯得極為灑脫:“不管怎麼說,只要此人是站在大舜朝一邊的,那就是好事。”
“對於我們大舜朝而言,能夠穩固國運,那麼在與妖族的對抗之中,我們就能多出一分勝算。”
說完,皇帝面色逐漸平靜下來,古井不波地說道:“至於劉家父子二人,該如何處理就如何處理,對於這件事,你幫朕盯著點,務必要給天闕樓一個滿意的答覆。”
“整頓朝堂是早晚的事,此番劉家父子既然當了出頭鳥,那就一棍子打到底,將那些老狐狸一個個都拽出來。”
皇帝長長呼了口氣,他心中反而覺得如釋重負。
自己即位第一年,原本還不想鬧出太大的動靜來,但既然這些老傢伙都不安分,那就索性來個順水推舟,讓一些實權位置慢慢空出來,這樣年輕人才有機會往上走。
安撫老臣之心固然重要,但對於這位新帝而言,培養自己的班底,更加迫在眉睫。
老傢伙們要在這個節骨眼上搞事情,那就是自作孽不可活,就等著被一個個秋後算賬,可就怪不到皇帝頭上了。
羅忠躬身領命。
皇帝看了眼北方天際,說道:“按照蘇青陽的說法,我們大舜朝的氣運之所以每況愈下,或許真有可能與百姓的氣運流失有關。”
“這些年,胡州一帶一直很不安寧,導致民心渙散,很難有任何發展。包括中原一帶的那幾州,一直都是烏煙瘴氣的,無人管理,氣運急轉直下。所以說,那蘇青陽所言非虛,我大舜朝之所以會日漸衰落,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在於普通百姓。”
“一個如此年輕的武學大家,竟然就能有這樣的觀念,此人當真是曠古奇才。哎,只可惜他已踏上修行大道,實力更是達到了四重境,要不然的話,或許能夠讓他為朝廷效力。”
羅忠則回應道:“陛下,四重境以上的高手,一般是無法被世俗所束縛的,因為那樣有違他們追求的大道,會影響到他們的修行。”
“所以國師大人以及欽天監那位趙飛昇,能夠放下修行,甘願為朝廷、為蒼生奉獻,這對於任何一位大道可期的修士而言,那都是極其無私的選擇。”
皇帝臉上露出一個極具深意的笑容:“是啊,我們大舜朝能夠先後得到這兩位大修士的青睞,確實極為榮幸。”
而羅忠的臉上,此時則露出了一絲不自然的神色,顯得有些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