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身披黑色大氅的年輕男子,修為顯然不低,在進入密林之後,便御風而行。
與此同時,其他各處營地,也都發生了類似的暴亂,各自營地中都有人偷偷離開了大部隊,反向朝著北方疾行。
大概只用了一個多時辰,那位年輕人便來到了一座早已人去城空的小城之中。
此城名為“稷山城”,只因城外不遠處,有一座北境地界很有名的高山“稷山”。
那年輕人抵達稷山城之後,便在南城樓之上席地而坐,似乎是在等人。
此時的稷山城,已經空無一人,在夜色之中顯得有些詭異。
又過了半個多時辰,這座空城之中,已經聚集了十幾個人,他們每一位都是三重境的實力。
那第一個抵達此時的年輕男子開口道:“先檢視一下四周,確認沒有朝廷的繡衣或是密探。”
很顯然,他是此地的話事人。
很快,幾人飛向了稷山城周邊的各個地方,去仔細搜尋可以痕跡。
半個多時辰以後,所有人又都回到了稷山城之中。
“去稷山山頂,拜見陳先生,聽候下一步的安排。”
說完,他率先縱身飛起,第一個飛向了不遠處的稷山,另外十多人也是趕忙追上。
此時的稷山山頂之上,一位儒士盤腿坐在一塊石碑前,面向北方。
卻見此人面容俊秀,看上去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讓人看了很難將目光移開。
此人眉心處有一顆紅痣,不僅沒有影響到整體的相貌,反而為其增色不少。
而在他的身邊,則站著一位腰間掛劍的中年人。
若是蘇青陽在此的話,定然會不惜一切代價,將此人擊殺,因為那名劍客不是別人,正是白鹿山的叛徒“林峰道長”林遠山。
很快,那十幾位三重境的高手相繼來到了山頂。
眾人對著那位儒生行跪拜大禮:“見過陳先生!”
若是有其他書院的儒生在此的話,見到此等行為,必然會痛聲怒罵,因為不合禮制。
在儒家規矩之中,跪拜大禮只有在拜師之時、面對皇帝之時,或者是面對聖人以上的儒家大能者才能使用。
除此之外,對於儒生的行禮,都是作揖。
只是對於同輩和對於長輩的作揖,在動作之上稍有區別而已。
可是,這位所謂的“陳先生”,明明只是君子境界,卻坦然接受了這十幾人的跪拜之禮。
這在儒家規矩之中,乃是大逆不道,被視為對儒學的大不敬。
那位陳先生看了下方十數人一眼,又抬頭看了看天上厚重的雪雲,淡然道:“我這場大雪,應該能夠幫你們遮掩不少氣機,你們儘快行動吧,若是再失敗,那你們就不用回來了。”
原來,這場斷斷續續下了兩三天的雪,竟然是此人的手筆。
說到這裡,那位陳先生望著為首一人,說道:“太白,你們先去臨淵城,找機會做掉那巡北使。當然,分批進城,以免惹來猜忌。”
“是!”那下方的十數人齊聲高呼,隨後相繼躍下懸崖,向著臨淵城所在方向飛去。
等到那十數人領命離開稷山以後,林遠山恭敬說道:“陳先生,若非我當時失手,錯過了那把震天劍,也就不會弄的這般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