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迥尋私仇開戰,便是找不到光明正大造反的理由。朕若抓了他的兒子,豈非給了他一個很好的理由。”
裴延亭剛想開口說,那是他親兒子,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因為他知道,江山面前,兒子也好,爹也罷,可是沒那麼重要。
一旁的彭老將軍,可是不會像裴延亭有話不說憋著。只見其,怒眉冷聲道:“聖上為了不給拓跋迥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就看著他吃下五劍盟,奪了咽喉要地。”
弘道帝笑道:“老將軍莫要激動,今天把紫衣和鸞兒找來,便是為了此事。”
“朝廷不好發兵,江湖上的朋友卻可以幫一把不是。五劍盟門人弟子過萬,再有江湖同道相助,想來把拓跋迥擋在汝陰之外,是不成問題的。”
澹臺紫衣一直安靜聽著,直到此時,才躬身行禮,輕聲低語道:“江湖人不懂軍事,怕是守不住的。”
長公主點頭道:“紫衣說的在理,晉陽一戰,若非彭老將軍指揮得當,江湖武者的作用便要大打折扣。”
弘道帝笑道:“這一點朕早就考慮過。咱們明著不好發兵,暗地裡卻可以挑一些軍中將領,坐鎮五劍盟的。”
彭老將軍剛要開口,便見弘道帝搖頭道:“老將軍可不行,您一個人便是千軍萬馬,這和發兵有何區別。”
隨後弘道帝起身說道:“昨日夜裡想到幾個人,朕覺得倒還蠻適合的,想聽聽諸位意見……”
造反是個技術活,技術不好的,若要硬來,是沒啥好下場的。
拓跋迥知道其中利害,這些年每一步走的都很穩,便是不想當出頭鳥。
有些人不一樣,要技術沒技術,要聲望沒聲望,要錢才那更是沒有。卻非要揭竿而起,反了朝廷。
造反那是會掉腦袋的,可不反就得先餓死。反不反的也就肚子做了決定,沒腦袋啥事了。
開平二十七年。襄陽、竟陵、夷陵三郡,鬧了蝗災。鋪天蓋地的蝗蟲,就像旋風掃落葉一樣,所過之處,啥也不剩。
米價暴漲。鬥米漲到三萬錢,百姓沒吃的,不反就只能等死。
三郡郡守不但不開倉放糧救災,還命督衛關了城門,唯恐饑民衝進城中鬧事。
當官不作為,老百姓也就沒啥好忍的了。為了不餓死,百姓便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反了。
帝無道,降天災……
人心不抗蠱惑,何況餓紅眼的老百姓。
義軍在三郡很快壯大,竟不下十萬眾。攻城略地,開倉放糧,動靜鬧得比拓跋家還大。
奏報來得很快,紫宸殿中,聖上剛剛跟眾位大人商量妥如何對付拓跋家,便聽聞此事,不由胸中怒火熊熊。
“砰!”
弘道帝掌擊條案,憤然起身。
“尸位素餐,尸位素餐。風天養何在,去把那三個畜生的腦袋給我砍了。”
半響無人回答,弘道帝這才想起來,風天養已經去十二衛上任了。
弘道帝臉色一沉,冷聲道:“朕命風天養為討賊大將軍,即刻發兵平息叛亂。侯文遠,你們幾位尚書研究一下,莫短缺了風天養的糧草軍餉。”
彭庚切皺眉道:“風天養並無率軍作戰經驗,臣覺得讓他當個副將穩妥一些。”
弘道帝搖頭道:“玉不琢不成器,那小子也該打磨打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