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上塵土飛揚,一支萬人騎兵部隊晝夜兼程,可算瞧見了遠處的平遙城。
大乾朝右驍衛,這是一支武裝到牙齒的騎兵部隊,戰鬥力絕非異族豹師能比的。
這支先鋒部隊由齊王陳標統領,按理說齊王乃鎮國大將軍,之前可是統領著大興城外六萬鐵騎的主帥,如今卻只能領兵一萬,軍神這麼安排似乎有些不妥。
可齊王卻沒有絲毫不滿,因為要不是軍神老人家他還在家裡蹲著呢,沒準便錯過了這場百年難遇的大戰。
對於齊王陳標來說,帝王的寶座很重要,可那是以後的事,現如今最重要的是能否讓他領兵出征。只要能讓他出戰,別說軍神給他一萬騎兵,就是讓他領兵一千他也幹。
哪個朝代都有好戰分子,齊王便是這種人。齊王好戰那是骨子裡帶出來的,齊王曾經上奏弘道帝,要帶六萬精銳騎兵殺進草原,給鐵摩勒點顏色瞧瞧,幸好弘道帝還沒老糊塗,軍神還足夠清醒,不然還不知齊王能捅出多大簍子。
弘道帝有時也感嘆,若是大乾朝還是盛世,沒準真能靠這個兒子給他開疆擴土,讓他的功績直追高祖……
齊王率領大軍距離平遙還有五里時,便看到了趕來迎接他的獨孤烈。只見齊王距離獨孤烈還有三丈遠,便翻身下馬步行至獨孤烈身前單膝跪地說道:“侄兒拜見叔父!”
見齊王陳標行了晚輩之禮,獨孤烈笑了笑,忙上前扶起齊王,並拉住齊王的手說道:“標兒,何須如此多禮!”
獨孤烈雖然軍中官職不高,可人家身後可是站著大乾朝第一世家啊,人家的大侄女可是院長的得意學生,未來那是要成聖的。齊王陳標若是還想當皇帝,就不能不把身段放低點,巴結巴結這位姓獨孤的。
獨孤烈別看平日裡脾氣火爆,一言不合便要掘祖宗開罵,可是見了齊王陳標之後,這人好像就轉了性,回去的路上,那張嘴笑的就沒合攏過。
不是獨孤烈恬不知恥的巴結齊王,而是獨孤烈看齊王怎麼看都順眼,他覺著能配得上獨孤家那位小公主的,這天下間也就齊王陳標了。獨孤烈是軍人,所以能入他眼的也只有軍人。
在獨孤烈看來,只要獨孤清清和齊王這門婚事成了,未來皇帝的寶座便非齊王莫屬了,那麼他獨孤家便又多了一位母儀天下的皇后。獨孤烈曾多次跟他哥哥獨孤孝提及此事,可都被他哥哥以清清還小回絕了。
獨孤清清今年已然雙十年華,在獨孤烈看來,若是尋常百姓家的女子,早都當孩他媽了,還小,那多大是大。所以,獨孤烈可不管他那大哥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反正他是要極力促成此樁婚事的。
獨孤烈和齊王並騎剛到平遙城門口,便見打遠處奔來一騎,只見那馬上騎兵,一路興奮的大聲呼喝……
“太谷縣大捷!太谷縣大捷!”
聽到那騎士呼喊,獨孤烈只是微微一笑,心中暗道“太谷縣不過駐紮了師函的五百騎兵,大捷!能有多大的捷?”。
那騎兵奔到城門口,便被齊王的親衛攔了下來,只見那騎兵下馬朗聲道:“屬下乃師函校尉麾下,要見獨孤烈軍團長,彙報太谷縣大捷軍報!”
獨孤烈策馬上前,望著那騎兵說道:“我便是獨孤烈,小子快把軍報呈上來,若不是大捷,小心挨板子!”
騎兵從懷中掏出師函親手寫的軍報,恭恭敬敬的雙手奉上。
獨孤烈展開軍報,毫不避諱的當眾唸了出來……
開平二十七年五月十一,辰時異族豹師兩千騎兵臨太谷縣,午時與尋陽郡四百府兵接戰,我部五百騎兵迅速支援。雙方與太谷縣外野戰,蒙聖上保佑,我方大勝。
此戰殲敵六百三十一人,繳獲戰馬四百二十匹,兵器鎧甲若干。我方尋陽郡府兵戰死三百零二人,濟南郡府兵戰死一百一十五人。
我軍能大獲全勝,首功尋陽郡都尉鄭天齊,尋陽郡校尉南宮宇、李太平……
師函雖然馬匪出身,卻在南宮敬智調教下寫了一手的好字,而且很會措辭,把那場血戰淋漓盡致的躍然紙上,把一旁齊王陳標聽的熱血沸騰。
只見獨孤烈大笑道:“好一個,敗中求勝,戰死沙場的鄭天齊!好一個視死如歸,力戰不退的南宮宇!好一個,無雙猛將李太平!一個尋陽下郡,竟然同時出了三名猛將,不錯不錯!”
那騎兵忽然單膝跪地道:“江南綠林盟主澹臺紫衣,率領數十名江湖好漢,也參與了這場戰鬥,為戰鬥勝利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師函將軍說,澹臺紫衣等江湖人士,並非軍人就不體現在戰報裡了,但讓我一定口述於大人知曉!”
獨孤烈點了點頭,說道:“你回去告訴師函,戰報裡雖然沒有寫他的功勞,我獨孤烈卻不會忘了他,我會從新寫一份戰報,連同這一份一起報于軍神大人!還有,我會再派兩支府兵到他帳下,叫他給我守好了太谷縣!”
見那府兵就要離開,齊王卻叫住府兵說道:“你是師函麾下,那麼你可知尋陽郡李太平校尉的情況?他的武器是不是劍?”
獨孤烈微微側頭,卻沒有去看齊王,他只是很好奇,齊王為什麼會關心一名府兵校尉。
只見那騎兵搖頭道:“李太平校尉我們都見過,他用的兵器是一杆鐵槍!”
齊王皺著眉頭,揮了揮手,那騎兵才上馬離去……
太谷縣的主街上,青衫配紫衣,很是惹人注目。特別是那些江湖武者,看那青衫的眼神,多少都帶著點敵意。
“你說盟主身旁的男子是什麼人?怎麼之前從來沒見過?”
“這個我哪裡知道!不過那人長得也就普普通通,我想沒準是盟主的師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