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是包不住火的,瑪麗安就算換了紅衣改了名字,那四千多異族人終究是藏不住的,瞞得了一時也瞞不了一世。
草原人炸鍋了,啟民大漢派出了使者要問罪大乾。可這使者還未到,大興城的皇宮卻先一步炸了鍋。只見弘道帝滿臉怒容,長公主院子裡的宮女宦官便跪了一地……
“一群無用的東西,朕要你們這些廢物何用!一個大活人什麼時候從你們眼皮子底下溜走的你們都不知道?你們還能幹些什麼!”
弘道帝的話如同宣判了這些宮女宦官的死刑,嚇得那些奴才一個個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喘。
李輔國打長公主住處走了出來,手中還拿著一封信。
弘道帝接過信,便見那信封上寫著幾個娟秀的小字“父皇敬啟!”。
“兒臣久居宮中,卻時常聽說天下不安,百姓苦難!兒臣不才,卻願意替父皇分憂,看看這大乾的江山可是如傳言一般!還請父皇恕兒臣不告而別之罪……”
弘道帝氣得把手中信件揉成一團,卻又小心翼翼得展開摺好放入信封之中,只見弘道帝低語一句“胡鬧!”便沒了下文。
一名小宦官一路小跑來到李輔國身旁,附耳低語數句。只見李輔國揮退四下之人,躬身道:“陛下,有訊息了!長公主是昨日夜裡換了男裝和趙家趙十全那小子一起出得城!”
弘道帝皺了皺眉,隨後說道:“去把姓趙的那老小子給我找來!還有,把你手上所有空閒之人都派出去,一定要確保長公主安全!”
李輔國領命而去,弘道帝伸手招來風天養,冷冷的說道:“杖二十,你親自打!”
話後弘道帝拂袖而去,口中卻低語咒罵“趙十全你個王八蛋,若是鸞兒少一根頭髮……”。
杖二十,說重不重說輕不輕,全看施刑之人的心意。要死的用不了二十杖,要活的打完二十杖保準那人還能活蹦亂跳。可弘道帝不想要活的,所以才特意叮囑由風天養親自行刑。
後宮有臣子眼線,弘道帝是清楚的,這種事想禁是禁不住的,所以大多時候弘道帝都是睜一眼閉一眼。可今兒不一樣,這些奴才連本分都幹不好,那還留著幹嘛,難道就為了給自己添堵嗎,所以該死的便不能留。
兩匹快馬在官路上疾馳,馬上是兩名俊朗公子。
只見其中一人問道:“第一站到哪?”
“東都!去年不是鬧出很多熱鬧嗎,今兒咱們也去轉轉!”另一人回道。
這二人不是別人正是偷出皇宮的長公主陳鸞,還有趙家那位趙公子。
趙公子捨得撇下九位美人踏足江湖,還不是那九個美人把他鬧騰得不得安生。按裴霜的意識,拿不下長公主他趙十全公子就別回大興城了,而且這個決定是經過九美一致同意的。
不得已,趙公子只能陪著那位想要遊歷天下的長公主私奔出大興。當然長公主陳鸞可是不知道她的身份早就被人家看破了,心裡正憧憬著仗劍江湖的美夢呢。
趙公子也曾經鮮衣怒馬,提三尺青鋒闖蕩江湖,只不過上一次江湖行,趙公子一次便拐帶回九位美人。江湖的水有多深,趙公子多少還是知道些的,只見其放慢了馬速說道。
“路要慢慢趕,不及在一時!青弟是第一次踏足江湖,哥哥得囑咐幾句。多看少說,莫要衝動,要知道江湖得水深,若不趟著走,就算水性再好也回淹死的!”
見陳青只是點了點頭,趙公子怕他不知其中險惡便又說道:“能說和便說和,能不動手便不動手,若是結了仇便要下死手!江湖人見慣了血,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是常有的事。還有,做事要量力而行,因為好事最後也可能變成壞事,並非想做什麼便可以做什麼的!”
陳青這還是頭一次見趙公子話這麼多,這麼密,不由笑道:“省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嗎!”
趙公子點了點頭,笑道:“咱倆這身行頭,到了東都也要換上一換。正所謂才不外露,這穿金帶銀的可是很招人惦記的!”
“這個也要換嗎?”陳青晃了晃手中名貴的寶劍笑道。
趙公子笑道:“保命的傢伙當然不能換了,外面裹上麻布變成!”
這一路趙公子儼然成了趙師傅,江湖宗門、勢力、規矩,那是挨個說了一遍,唯恐落下什麼,大有指點江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