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鎮,百來戶人家,一條青石鋪成的主街貫穿了整個小鎮。
這日午時,一青衣郎君揹著紫檀劍匣來到了小鎮入口。這青衣郎君不是別人,正是月餘前離開廣陵崔氏的李太平。
自打李太平步入小鎮,便覺著這小鎮很是與眾不同。街道很乾淨,過往行人一個個面有紅光衣著光鮮,而且一路上竟然連個行乞要飯的都瞧不見,可見小鎮百姓日子過得都挺滋潤的。
可以說東籬小鎮在這十里八鄉,甚至整個大乾朝那都是不多見的。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李太平,實是不敢想象大乾朝竟然還有這樣富足的小鎮。
“新出鍋的土雞煲,不但好吃味道鮮還能滋養身子強身健體。郎君來一碗吧,不好吃分文不取!”老婆婆掀開大鐵鍋,一股鮮香打大鍋中鑽了出來……
李太平正翹腳伸頭往大鍋裡看,聽阿婆說不好吃不要錢,便拽過一把交床坐在了攤子前。
“咋賣的?”
阿婆見郎君都坐好了,便笑著成了滿滿一大碗:“自家的土雞,值不了幾個銀子,郎君若是喜歡,就給十文錢好了。若是不喜歡,也不打緊,阿婆不收錢。”
滿滿一大碗雞肉,用筷子輕輕一碰雞肉便四分五裂,鮮香撲鼻,饞得李太平口水直流。
“郎君,可是有口福了,劉婆婆家的土雞煲那可是遠近聞名的,若是來得晚一點那可是連湯汁也要撈不到的!”只見一個拎著罈子的婦人來到李太平身旁笑道。
李太平嘴上忙著沒法答話,只好用力的點了點頭,表示阿婆家的土雞確實名不虛傳。
只見那婦人很是自來熟,一屁股坐在一旁的交床上笑道:“一看郎君就是外鄉人,本地人吃著土雞都要配上童子蛋,吃著才叫過癮。”
李太平嚥下口中吃食,往婦人拎著的罈子裡瞥了一眼,笑道:“娘子便是賣童子蛋的吧?”
那婦人剛剛還有說有笑,此時卻不樂意了,白了一眼李太平,蓋上罈子起身說道:“郎君,可莫要以為我這童子蛋賣不出去!我若不是看郎君是外鄉人,才懶得跟郎君說呢!”
李太平不以為意的笑了笑。
“俺家小三可還沒斷奶,他的尿煮得土雞蛋,就連厚德山莊樂善人,都要爭著搶著才能買到的!”
那婦人很是自豪得丟下一句話,提著罈子轉身便走……
此時卻見阿婆朝那婦人招了招手喊道:“鐵柱家的,給阿婆撿兩個童子蛋。”
阿婆付了三文錢接過兩個童子蛋,才朝那婦人笑道:“給俺家老頭也補補身子!”
阿婆見那婦人走遠,才將其中一個童子蛋塞到李太平手中:“鐵柱家的老三還沒過百天,這童子蛋可是貨真價實的,其他家賣的終究差了些意識!郎君嚐嚐吧,阿婆送你的!”
李太平拿著童子蛋左看右看,翻過來調過去,又拿到鼻尖聞了聞,最終也沒看明白,這童子蛋咋就這麼金貴。要知道,市面上的滷雞蛋,三文錢能買十個,而這童子蛋卻只能買三個。
“人中白,聽說過吧,童子尿煮的雞蛋跟那個效果差不多,滋陰降火、止血治淤。看吧,用不了二百步,鐵柱家的童子蛋便會被一搶而空!”
阿婆見郎君一臉疑惑的看著童子蛋,不由笑呵呵的解釋道。
李太平撞著膽嚐了一口,也沒吃出尿sao味,反倒跟滷蛋味道差不多,便不在顧忌,兩口下去童子蛋就進了肚。
不大工夫,李太平碗裡的土雞還沒吃完,鐵柱家的婦人便拎著空罈子走了回來,還特意在李太平身邊停了一下,很是耀武揚威一番。
那婦人見郎君低著頭,如鬥敗的公雞一般,才邁著得意的步子,往家走去……
李太平回頭見那婦人走遠了,才掏出十二文錢放在桌子上,同時問道:“阿婆,咱們鎮子裡怎麼連個住宿的地方都沒有?”
只見阿婆拿起兩文錢,塞到李太平手中,才笑著說道:“土雞煲一碗十文錢,童子蛋阿婆送你的,所以阿婆只收你十文錢!至於你說鎮上為什麼沒有客棧,皆因在東籬鎮開客棧,那可是賠本買賣!”
“這是為何?”李太平疑惑道。
阿婆笑道:“往西出了鎮子,見到岔路口往北,走上一個時辰便能看到厚德山莊,那莊主叫樂善仁,東陽郡老百姓都稱他樂善人。”
阿婆拿過一個新碗,打另一口鍋裡盛了一碗清湯遞給李太平,才拽過交床坐下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