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郡,人口過百萬,是這大乾朝為數不多可以安居樂業的郡縣,更是屈指可數肯遵老皇帝令的郡縣。日落西山的大乾朝,還能有如此郡縣,可要多虧一個人,一個掌管著千年世家的人。
南宮世家,一個傳承了千年的世家。南宮世家能傳承千年,皆因南宮家將智、仁、勇“三達德”立於家訓中,作為家族的道德準則。
最近幾十年,雖然大乾風雨飄搖,可南宮家卻逆流而上,把濟南郡經營的生機盎然,只要踏上濟南郡的土地,便可見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南宮家這一代主事的是南宮敬智,此人博學多才剛正不阿且愛民如子,濟南郡的百姓都稱其“南宮泰山!”,可見老百姓是有多麼尊敬南宮敬智。
南宮敬智這一代有兄弟三人,老大南宮敬智,二弟南宮敬仁,三弟南宮敬勇。
南宮敬仁,現任翰林學士,是老皇帝身邊紅人,也是南宮家官位最高之人。
南宮敬勇,雖無官身,卻是武道宗師,多年漂泊江湖行俠仗義,頗得江湖豪傑推崇。
官場、地方、江湖,都有這三兄弟一席之地,而南宮家下一代又出了個南宮守,看來南宮家未來百年想衰落都難。
只見此時南宮敬智手握兵部文書,看著兒子說道:“守兒你已是武道宗師,雖然行走江湖鋤強扶弱也算是為國分憂,為民解難,可終究是格局小了些!為父託你二叔在兵部給你要了個差事,是那馬邑郡督尉一職,希望你能為國家守一方安寧。”
南宮守正身接過文書,朗然說道:“守兒定當不負父親所望,守一方安寧!”
只見南宮敬智不放心的說道:“為父知你性子剛烈,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可上任後你行事要穩重,要按軍規國法行事,不能把江湖那套行事方法帶入軍中。馬邑郡又僅靠邊關,常年受鐵摩勒騷擾,你身為主將切莫意氣用事,凡事要深思熟慮才成,要知道你的一舉一動關乎的可是馬邑郡老百姓的生死大事!”
南宮守單膝跪地說道:“父親放心,守兒必當以百姓性命,國家安危為重!”
南宮敬智點了點頭,說道:“過些時日便去馬邑郡上任吧,這段時間就別往外跑了,多陪陪你母親。”
兒子要去邊關,當母親自然放心不下,可就算再不捨再不放心,當母親的也不能拖孩兒後腿不是。
只見婦人拉著南宮守說道:“守兒去到那邊人生地不熟的,可不像你跑江湖,憑一身武藝就吃的開的,辦事還得靠銀錢!娘這些年省吃儉用攢了些銀子,本打算你娶媳婦的時候再拿出來,現在看來等不到那時候了!你都帶上吧,到那邊行事也方便。”
南宮守也不說話,就一勁兒的點頭。
婦人又說道:“娘不求你建功立業,娘只求你平平安安的回來!”
當母親的話自然多,一直拉著南宮守囑咐了許久,仍好像有很多話要說的樣子……
大興城皇宮,大太監李輔國正坐在屋子內烤著炭火,卻見一隻信鴿落在木窗外咕咕直叫。只見李輔國推開木窗,取下信鴿足上小竹筒,捏碎封口蜜蠟,抽出密函系看起來……
大興城剛落過一場輕雪,很是乾燥寒冷,只見李輔國穿著單衣便匆匆趕往神龍殿。
李輔國這剛一進門,便見弘道帝一把將案上的摺子掃落地面,口中大罵道:“一群殲妄之徒,朕非砍了他們不可!”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可惜弘道帝的雷霆之怒也就只能在大興這塊地界打兩個啞雷,夠不著那些封疆大吏。
“聖上息怒,龍體要緊!”李輔國忙躬身上前勸道,同時朝小太監使了個眼色。
小太監急忙去撿地上摺子,卻被弘道帝一腳踹翻,口中罵道:“撿個屁!要這些摺子何用,還不滾一邊去。”
隨後弘道帝望著李輔國說道:“輔國來得正好,今年的稅銀連三成都沒收上來!那些個卑鄙小人竟敢欺瞞朕,不是黃河水患,就是千里蟲災,要麼就匪患難除,變著法的糊弄朕,就是不肯足額上交稅銀。輔國你說說,朕的大乾朝,就如此不堪嗎?”
李輔國蹲下身子,將摺子一一撿起,同時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陛下的天下大啊,自然難免會有些天災人禍,少了些稅銀也是正常的,陛下您看濟南郡不就全額上繳了稅銀,而且還多出一成呢!”
弘道帝嘆了口氣說道:“你啊,也不用寬慰朕,這大乾朝各地郡縣,也就南宮家還忠於朕!——對了,我聽說南宮敬仁給他侄子南宮守謀了個差事?”
李輔國躬身道:“馬邑郡督尉一職,老奴覺著大材小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