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這個行當,最近這幾十年生意蠻好的,很多江湖上沒混出名堂的吃不飽飯的都往這行裡鑽。現在這世道,朝堂亂了,江湖也就跟著亂了,為了爭名奪利,也就用上了見不得光的手段,壞規矩得人的自然也就多。
對於大乾朝官場和江湖來說,大家都用上了極端手段,壞了規矩,形成了惡性迴圈,這很不好。但是對於殺手來說,這是好事,市場大了便不愁沒活幹。不入流的殺手幹成一趟買賣也有個幾十兩銀子,像傅青蛇這個級別的,沒有數千兩銀子可別想使喚人家。
傅青蛇這趟買賣,兩顆腦袋就值五千兩銀子,你還別嫌貴,若是過段時間李太平名號在響亮些,那可就要水漲船高,價格可就要打著滾的往上漲了。所以啊,牽線搭橋的都會勸僱主,要幹掉誰趕緊趁早,還能省些銀錢。
拓跋家有錢,可也沒有餘錢,那些錢是要辦正事招兵買馬的,所以便託黎幫請了說道最多的傅青蛇,因為說到多銀錢就不能多了。拓跋家辦事爽利,先付的錢,就一個要求那倆人不能活著進入江寧城。
殺手這活算是技術活,最關鍵的便是第一波刺殺,若是第一波打草驚蛇刺殺失敗了,基本上這趟買賣也就成了不了。殺手也是講究風險和收益的,所以那矮子和妖媚婦人毫不猶豫的放棄了這次買賣。
傅青蛇這個級別的殺手可不會輕易放棄,因為僱主肯花大價錢請你,就是圖個省心穩妥,你若見硬就退,在殺手這行裡的名聲可就臭了,名聲一旦臭了可就不值錢了。
這幾日傅青蛇一直沒有尋到機會出手,因為那三人油滑的很!見村不入,見廟不進,見人都要繞著走,傅青蛇總不能真的變成一條蛇咬他們一口。
傅青蛇向來有耐心,可這次不一樣,時間對她來說很寶貴,因為江寧城是越走越近的。
這一日李太平三人翻山越嶺來到雞籠山下,只見山勢巍峨,古樹參天,置身其中目不見天。沿著林間小路一路登山,便見可見到依舊有些香火的三清殿。三清殿的香火不夠鼎盛,皆因這不是道家三清,而是佛門的三清殿。
大乾朝佛門寺廟還有香火的可不多了,傳說本地有三個兄弟在雞籠山上悟道成佛,才在雞籠山上建了三清殿。這故事不管真假能流傳至今,說明當地老百姓是相信的,既然相信香火自然不會斷絕。
李太平三人不是來拜佛許願的,他們是來借宿的,皆因這幾日風餐露宿一頓像樣的飯都沒吃過。知客僧引領三人拜過三毛祖師,才將三人安頓到寺院外的客房。
三人安頓好後,知客僧才命小和尚送來齋飯。知客僧是個有眼力的,特別是見到洗去一身風塵後的澹臺紫衣,對三人便越發的恭敬有加,不敢失了禮數。
知客僧簡單交代了下寺內規矩,並告知雞籠山哪都可以轉,就是後山不能去。臨走時怕三人不知輕重,知客僧便再三叮囑:“後山乃本院禁地,有著大凶險,切莫以身犯險……”
澹臺紫衣親自送走知客僧,並請知客僧放心,江湖人懂得江湖規矩,不會給三清殿惹麻煩,更不會讓麻煩上身的。
天已過午,雞籠山上拜過佛許了願的香客紛紛下山而去,此時山腳下卻有一人逆流而上。只見那人腳下一雙草鞋,身穿洗的有些發白的淡黃緇衣,胸前掛著一串數珠,右手拄著一根隨手撿來的枯枝,不急不慢的沿階而上,走到近前原來是個遠來的大和尚。
院門前清掃落葉的小沙彌攔下了大和尚,比比劃劃說了很久,卻見那大和尚反反覆覆指著自己緊閉的嘴巴不斷的搖頭……
小沙彌的舉動引起院內知客僧的注意,只見知客僧迎了出來,雙手合十道了聲佛號。
小沙彌急忙說道:”師兄,這位法師是個啞巴!”
知客僧瞪了一眼小沙彌,斥責道:“不可無禮!”
說著再次行禮道:“法師,可是在修閉口禪?”
只見大和尚笑著點了點頭,並從懷中取出度牒遞給了知客僧。
知客僧看了看度牒,笑道:“原來是悟緣師叔,不知師叔來三清殿是禮佛還是借宿?”
悟緣從懷中掏出缽盂,知客僧便清楚大和尚來意。知客僧讓進大和尚,並帶到監院師叔處說明原由。三清殿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幾個外來的和尚,這好不容易來了一個,就連監院也格外高興,這一高興便把悟緣大和尚安排在了院內客房。住在院內這幾日的禮佛靜修可就方便很多了,悟緣對監院的安排很是感激……
由於悟緣修的閉口禪,這幫他免去很多麻煩,那些圍在身旁好奇的小沙彌討了個無趣,最終也只能悻悻離去。悟緣身無外物,只有那根陪了他好些天的枯枝還捨不得扔掉,一直握在手中。
知客僧見了,笑道:“師叔可以到典座哪裡請跟法杖,也方便師叔日後趕路。”
悟緣大和尚笑著搖頭,指了指身上那件有些年頭的緇衣,又指了指那根枯枝,意思很明顯,這兩事物才相稱,若換了法杖反而不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