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略微沉吟後說道:“陛下如今已是在利用以楊柯為首的寒門儒家對付世家儒家,這般做法自然是極好的,只是要想讓他們做到跟憐生教、佛門那般狗咬狗,只怕是不太可能,大奉的廟堂關係極為微妙。”
“法家一直處於中立、客觀的立場,他們誰也站,只是站在大奉法度、律法這邊,儒家雖是分為寒門、世家,但卻並未特別明顯的黨政跟爭鋒相對。”
“這其中固然是有寒門、世家皆有十一境、乃至十二境底蘊的緣故。”
“亦是因為他們的理念相同,無論是寒門還是世家,皆是主張帝王垂拱而治,政事歸於六部、內閣,公論付之言官的理念,在這般理念之下,他們內部或許有些許爭執,但對外卻一直是齊心協力,無論是對付宦官,還是對付帝王皆是如此!”
大奉八百年的江山社稷。
這八百年中幾乎將前世各種朝代的事件都走了一遍,什麼宦官掌權,什麼寒門崛起,什麼世家把持朝政,什麼天子年幼太后監國,這些事情都是發生過的。
在前世尚且還需要看史書,在大奉只需看看以往的卷宗即可。
因而在這麼多年下來後,廟堂上已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黨爭,有的只是一個個微妙至極的平衡,法家中立,維持法度,道家置身廟堂之外,只是以煉器、煉丹、符籙奉獻力量,儒家把持朝政,重視民心,壓制宦官,兵家遠離廟堂,鎮守邊境。
這種平衡看上去似乎是非常完美,但實際上由於大奉這麼多年下來,各個勢力都已變得極為龐大,他們內部分裂成各種派系,這些派系之中又有一個個小團體,因而就導致大奉看似強盛至極,可實則內部已是混亂不堪。
沈楠想要利用寒門對付世家,這固然沒錯,但真想要讓寒門徹底跟世家針鋒相對,甚至是形成近乎黨爭的局面,他好從中將一個個權柄拿回來,那麼就不太可能,畢竟寒門跟世家有時候可不是分的那麼清楚啊,寒門之人若是娶了世家女,他便也算是世家之人,世家之人若是娶了寒門女,那麼他也算半個寒門的人。
這還只是聯姻,更不要說同窗、同鄉這種更加複雜的關係。
相對起來。
憐生教跟佛門就簡單多了,佛門跟憐生教那是根本理念就有區別。
大奉也養不出兩個同樣野心勃勃的宗教勢力來!
沈楠聞言後便是微微沉默起來:“看來要想對付儒家,還是得一點點處理,不能將儒家簡單的分為寒門、世家,而是要針對性的處理,比如——川州官吏。”
寒門跟世家關係的確是錯綜複雜。
這種事情固然有壞處,那就是難以處理,但也有好處,那就是如果沈楠只是單純針對一個地域的官吏,那麼其他的官吏,未必會全力阻止,最多也就是拉一把。
李斯聞言亦是點頭:“當是如此,首先便是要發展我們自己的官員。”
沈楠點頭:“看來還是要先從川州下手,廟堂這些老狐狸,暫且看他們如何行事罷了,朕倒是有些好奇,他們接下來會出什麼招數?”
就在沈楠話音剛落的時候。
韓生宣已從殿外走進來,他帶的兩個小太監,手中皆是捧著一疊厚厚奏疏。
見此奏疏。
沈楠就知曉儒家的手段是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