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商鞅變法,大奉開始中興的時候。
帝都皇宮之中。
沈楠卻跟白無常謝必安、莊子、清微道長討論了三日陰司體系、運朝的事情。
他看向白無常:“也就是朕想要敕封十都,當先冊封陰司神祇?”
冊封百官、國運加持之後。
白無常便是將自身的陰司體系說了一番。
沈楠亦是據此將自身的五帝、六御之法說了出來。
在經過三日的討論之後。
白無常則是說要封神,當先封陰司體系,他沉聲說道:“陛下所傳承的五帝、六御之法,要比府君的陰司運朝之法更加完善,在那方世界,府君是沒有辦法,非得先立幽冥,再敕封天下城隍、黑白無常、牛頭馬面,以此建立陰司體系。”
“以此陰司體系在行侵染人間,以城隍來管轄天下,以陰司來約束天下。”
“但這般體系的問題就是缺少人道。”
“如今陛下已建立人道運朝,接下來當是先走陰司,立天下城隍,而後再行敕封十都、九耀,旋即再開闢幽冥陰司體系,以人道來駕馭幽冥陰司,最終立無上仙朝。”
這就是經驗的問題。
沈楠雖是得五帝、六御之法,亦是知曉要先成人皇,在立龍庭,而後是冊封百官、建立運朝,最終則是敕封神祇,取代天地,建立仙朝,但具體如何做,先後什麼順序,卻並沒有足夠的經驗,功法傳承也不可能將事無鉅細的描述整個過程。
而在五帝、六御的功法之中,實則也是有城隍、山神、河神、夜遊、日遊、九耀、十都的體系在的,只不過先什麼後什麼,的確是個問題,而且沈楠麾下也沒足夠了解陰司的人,如今白無常的出現卻是彌補了這個缺陷。
沈楠聞言也算徹底明白自己的道路:“也就是說要先立天下城隍,同時立山神、河神,而後再以此為根基,敕封十都、九耀神祇,最終在建立冥府...”
這並非是沈楠復讀白無常的話語。
而是此事太過重大,非得再三確認不可。
白無常點頭:“吾可助陛下立天下城隍,聚集天下香火氣運締造香火界,也就是所謂的鬼蜮,以此可憑香火界跨越四洲之地,亦是借鬼道而行,不過河神、山神便是非得陛下敕封不可。”
“借香火界而行,亦是需要陛下麾下有足夠的精銳,這些精銳非得血氣強橫不可!”
“按照此界境界當為——七品換血大成!”
“非是如此之人,不可跨越香火界而行!”
這就是白無常的另一個作用,正如同清微道長帶來的是蜀山的功法總綱。
白無常活了足足數千年之久。
他所掌握的記憶才是最大的財富。
這般締造香火界的手段,是大奉佛門、憐生教根本無法比擬的。
就算的東洲那位幽冥府君,也根本比不上。
他那所謂打通鬼蜮的手段,可沒法跟一個完整的香火界相提並論。
有此之法。
沈楠想要攻伐四洲也更加簡單許多,無需等待天工院研究出蜀山的仙舟,只是單純憑藉香火界就可運送精銳抵達其他洲,不過這也不是說仙舟就沒用處,若是以仙舟跨越香火界想來要更加簡單一些:“城隍....香火界....”
他聞言就是微微頷首:“此事便勞煩七爺。”
白無常在民間為謝七爺,黑無常則為範八爺。
沈楠對其稱呼七爺,也算是一種尊稱,這是對於白無常的一種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