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州、豐州、劍州的憐生教相繼被剿滅,各州的營衛也開始有條不紊的裁撤。
劍州跪地迎接的情報亦是被傳回來。
這也就代表著三州之地再度落入了皇權的掌控之中。
而在豐州、雲州更是有百萬佛門的武僧、僧侶、信眾匯聚起來,陳芝豹、曹純所招募的精銳、民夫亦是浩浩蕩蕩的開始朝著雲州府城遷移。
可謂是局勢一片大好。
只是就在這般局勢之下。
沈楠卻已不再關注三州之地的事情,或者說在帝眸巡視雲州、豐州,將佛門震懾之後,他就將重心皆放在了國子監的開設之上。
帝都西郊之外。
原本此地為皇室的林苑。
但在兩日之前已是開始浩浩蕩蕩的改革,天工院利用撒豆成兵之術所締造的八百黃巾力士、蜀山的三千門人皆是在此地開始擴張起了國子監。
原本國子監並非是沒有設立好。
只不過在局勢大好的情況之下,沈楠亦是打算將心學定位大奉顯學。
那麼原本的國子監就有些小家子氣了。
再加上蜀山門人弟子的飛速進步以及天工院的技法進步。
沈楠便有意重新締造出一個更加宏偉的國子監。
而在八百黃巾力士揹負巨木,一座座機關獸切割木材。
清微道長親自佈下陣法之後。
只是兩日時間,帝都西郊就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宏大至極的建築憑空拔地而起,這些建築皆是取自豐州佛門所收繳過來的礦石,木材亦是皇室之中儲存的上好木材,皆是堅固美觀,堪稱巍峨高大,雄偉至極。
而在這些建築的中心。
亦是有堅石鋪設的巨大廣場,其間更有王陽明親自書寫的‘知行合一’石碑。
“兩日時間便憑空締造一座建築群....”
以瀧師為首的文武百官皆是在此地。
他們一個個驚異的看向那雄偉宏大的建築,這般建造速度跟質量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沒能想到的,尤其是其間所籠罩的陣法,更是讓他們有些詫異。
這些人皆為三品以上的官員。
自是能夠感受到那種陣法散發而出的寧靜氣息。
甚至身在其中,就連思維、浩然正氣都變得愈發敏銳起來。
張旭、楊柯亦是走在其間,只不過他們的重心更多則是放在國子監的開設上,而非是這般雄偉的建築群:“國子監的開設已是勢不可擋,心學亦將成為顯學!”
“只是...不知陛下想要做到什麼程度。”
如今的世家儒家、寒門儒家已是沒有任何黨爭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