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州府城。
接連三日都有數百人於府城最繁華的市集之中被明正典刑。
這些人既是有往日高高在上的權貴,亦是有一個個往日的大德高僧。
鎮魔司的人為之監斬。
並且將一個個罪責朗聲念出來。
“澤昆高僧,原名賀多,十四年前曾犯下滅殺一族三百四十口的罪責。”
“徐猛,原為金剛寺三品護法,實則....”
“張發蘇,原為崇澗縣令....”
伴隨著一個個名字念出來,一個個罪責念出來。
四周皆是響起一片譁然跟叫好之聲。
“澤昆高僧竟是兇名赫赫的賀多妖刀?”
“張家一族便是為此人所殺?”
“殺得好!”
“張發蘇,你這個狗官,也有今日!”
陛下跟佛門的交鋒,他們這些百姓根本無從知曉。
但是商鞅來了豐州府城之後的變化,他們卻是能夠清晰的感受到的。
尤其是那一個個高僧以及那一個個官吏被明正典刑。
更是讓不少百姓為之暢快。
佛門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說,可當真放下屠刀,就能成佛?
自然是不可能的。
就拿賀多來說,十多年前曾在府城周邊犯下如此滔天大罪,卻能夠一轉身就成為佛門高僧,這如何能讓人接受,因而在鎮魔司說出真相後。
滿城百姓也只會叫好。
儘管圍觀之中也有不少人是佛門的信眾,他們根本不認為佛門高僧會做出這些事情,甚至還有人言就算佛門高僧做出這種事,可已是回頭了,理當寬恕。
但這種愚民信眾終究還是少數的。
莫看佛門動不動就說自己在豐州、雲州有多少善士信眾,但實則真正信奉佛門之人卻是根本沒有想象之中那麼多,這既是因為大奉的佛門佛法並未有那般高深,但更多的原因則是儒家、法家之人,皆在大奉傳法,以其儒家理念、自可開智!
佛門雖是顯聖於世。
但大奉終究還是儒家的天下!
...........
豐州府君衙門內。
商鞅端坐上方。
他靜靜的聽著李斯的彙報:“看來佛門是已經打算徹底龜縮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