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皇宮之中。
沈楠剛剛結束閉關,他便聽聞了袁天罡傳來的訊息。
“佛門跟憐生教本就為一體,憐生教義的真空家鄉,亦為佛陀所在之地,大奉無德,當以佛國取而代之?”
“這黑衣無目僧倒是一個人才,也是一個聰明人。”
大奉數十億人口。
從來不缺少人才跟聰明人。
佛門底蘊亦是極為深厚,只是一個不知名的高僧就能瞬間看破一切,甚至還有一品陸地神仙的境界,更是佛、術雙修,這也讓沈楠對佛門的態度愈發冷冽。
“可曾查出佛門的根底?”
沈楠看向一側的高力士。
袁天罡為何會出現在豐州府城之中,這是因為在葉紅魚初步掌握憐生四十二府分舵之後,他們就已開始執行下一步的計劃,亦是將佛門以及劍州的宗門作為最大的目標,這也是鎮魔司想要立威跟揚名所必然需要面臨的對手。
畢竟儒家雖說是勢力龐大,但終究跟鎮魔司不算是一條線上的。
鎮魔司要想威震天下,他們的對手永遠只有佛門、劍州宗門這種勢力。
原本是還有兵家武將的。
只不過因為沈楠如今已掌握大奉大半兵權,兵家的事情已是無須考慮太多。
高力士低聲說道:“佛門的根基皆在雲州、豐州,僅此兩州便有寺廟四百八十座,僧尼當為二十多萬至三十萬,信徒過億,而在其他州府雖是並未有云州、豐州這般嚴重的情況,但寺廟香火亦是不絕,雍州範圍寺廟當有三十六座。”
這裡說的寺廟可不是那種山間老廟,而是真正擁有香火鼎盛的寺廟。
這也能夠看出佛門的底蘊到底是何其誇張。
其實早在此前,沈楠心中就已有所預料,畢竟就在帝都之中亦是有雄偉至極的金剛寺,無數權貴皆是前往金剛寺還願上香,其佔地跟排面,也就是略微遜色於帝都外顯赫至極的清和宮罷了,清和宮那已是近乎一座座殿宇連成的宮殿山門。
只是就算如此。
高力士所說出的情況,依舊讓沈楠冷笑不止:“僅兩州之地就已有寺廟四百八十座,近三十萬僧尼....這般大興佛教,廣建寺廟之下,也難怪豐州大半皆為佛兵,豐州、雲州的賦稅亦是永遠都是屬於墊底,兩州的錢財恐怕早就被佛門吸乾!”
其實要論豐饒與否,豐州、雲州是僅次於川州的。
就算江州也是無法比擬的。
江州能夠成為九州賦稅第一的州府,也只是因為世家儒家皆在此地而已。
亦是因為其獨特的南方特性,再加上世家的大力發展,將其打造為大奉最為繁華的州府,可若說魚米之鄉,大奉的產糧大戶,當為雲州、豐州、川州。
可在豐州都能賦稅達到前三的地步之下,雲州跟豐州卻是屬於墊底。
這自然就是佛門的功勞!
大奉雖沒有說佛門就無需賦稅的說法,可因為佛門之人皆是不事生產,因而他們要上繳的稅收極少,早年間太祖建國之時,佛門亦還是每年奉上大量供金,亦名為香火稅,可近些年佛門卻是根本沒有這麼做了,只是象徵性的給一些而已。
“也不知這三十萬僧尼,又有多少入品之人。”
沈楠淡然說道。
在未來的時間線上,佛門可是入主廟堂,更是差一點就將大奉改為佛國。
若非是因為佛門做的太過分。
儒家、兵家、法家以及劍州宗門皆是協力反抗。
只怕佛門還真就成功了。
畢竟在未來的時間線,佛門可是足足禍亂大奉廟堂了十五年!
不過在這個時間線,佛門已經沒有機會了。
沈楠語氣冷漠的說道:“讓商鞅帶著整頓好的執金吾先去豐州跟袁天罡匯合,一旦黑衣無目僧起義,就直接以雷霆之勢鎮壓,亦要將佛門四百八十座寺廟,給朕好好的清查一遍!朕倒要看看佛門豐州、雲州兩地能有多少驚喜,又藏了多少東西!”
黑衣烏木僧尚且能夠在看見袁天罡的瞬間就知曉沈楠的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