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王成也就呵呵笑了笑,沒往心裡去。
“不是縣長記憶力不行,我這長相就是大眾臉,誰都有點像呢。楊縣長,我帶你們這邊看看。”
可不是嘛,大方臉,濃眉大眼,再加上一個壯年農民黑黝黝的標配,貌似真是有點大眾臉型了。
大家繼續在水塘邊逛逛,又去地裡走走。
楊縣長一路笑呵呵的問話。
“你這玉米地裡咋又想著種大豆了?真是貪心啊,這地一點也沒浪費。”
“我也是看一些農技方面的書,上邊說可以立體種植,就想著實驗一下,這池塘養殖也是一個道理。你看,過一陣子咱大豆也要豐收了。”
“你們村畝產一千三百多公斤,這是怎麼達到的?沒有水分在裡頭吧。”
“我們主要是有了高產種子,然後按照書上學的知識施肥殺蟲,管理到位了,產量就不一樣。”
王成回答完又瞅了瞅吳書記。
“當時吳書記也全程跟蹤了,打穀稱重吳書記也在場。今年把任務糧全部交完了,你等一下再去看看我們的糧倉和谷垛有多高。”
吳青峰連連點頭,並且把廖家村也丟擲來一起說了,而且還說了,廖家村種各種東西也是跟著王家莊沾光呢。
大家一路走一路聊,到了江堤上。
有位大隊書記看到了王家莊在九龍江抽水灌溉。
“這,這也是你們村修的水渠?難怪塘裡一直有水。”
“對啊,咱王家莊修水渠,廖家村看到了,也跟著參與進來,所以廖家村的產量也沒受影響。”
吳青峰搶過來回答,你看看人家吳書記,現在聊起天來也是一口一個咱王家莊。
好東西大家都想著拉近點關係,沾點光。
最後王成帶楊縣長一行人,走到村子裡頭,準備上隊部門口大樟樹底下坐坐。
啥情況,王家莊居然有兩戶人家在打地基,門口堆了不少青磚,看樣子準備建磚瓦房了。
剛大家可都看到了,王家莊的磚窯廠正冒著煙呢,乾的熱火朝天,那養豬場也養了二三十頭豬。
這幾個參觀的人一路走著,一路還在心裡頭盤算著,這磚窯廠收入一年多少,這田地裡收入多少,還有那水塘裡,豬欄裡……。
這一算下來,哎呀,我的個娘啦,這日子能不好過嗎!
這年底工分數至少得有三毛錢一分吧,還能分紅個幾十塊上百塊,還分上幾斤豬肉。
糧夠吃了,有了花生油,過一陣子田裡都種上油菜,再菜油豆油補點,油肯定也夠吃了,還住磚瓦房……嘖嘖,真不得了。
特別那倆公社書記盤算著,心裡頭又老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