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是全民皆兵。
後來到41年,42年期間,日軍為了打壓八路軍,在華北敵後掀起了一場又一場殘酷的大掃蕩。
八路軍根據地的建設,部隊的發展也迎來了最為困難的時期。
外有鬼子的軍事封鎖,內有部隊日益壯大,後勤物資短缺,農業生產力跟不上等一系列因素,導致根據地入不敷出,部隊只能不斷收縮,精簡兵力,以減輕財政和後勤的壓力。
所以這兩年時間裡,八路軍的總兵力非但沒有上漲甚至有減少的趨勢。
隊伍裡也只有像孔捷,李雲龍,丁偉等將領率領的隊伍打破僵局,即便頂著鬼子多方封鎖的壓力,依舊在進一步壯大根據地,壯大部隊。
到42年後期,以一支隊為主的八路軍隊伍率先突破鬼子的封鎖,並迅速的引領著經濟的發展和根據地的壯大。
八路軍整體也如同一個大雪球,徹底的滾動起來,日新月異。
特別培育的各式高產農作物,包括土豆,稻米,小麥迅速豐收之後,根據地有了穩固的糧食基礎,將士們再也不用餓肚子,限制部隊規模發展的根本枷鎖這才打破。
各大根據地,游擊區,包括鬼子佔領區,乃至國統區的熱血青年們紛紛響應,積極參軍。
八路軍主力部隊,地方軍部隊包括民兵部隊,迎來了近乎爆炸式的增長。
所以到43年中期的時候,日軍情報統計部便無奈的指出:
八路軍或許已經擁有百萬大軍。
包括此次八路軍在華北地區掀起的八月風暴行動,各地部隊紛紛出擊,日軍被攪得焦頭爛額。
這也進一步的證明八路軍主力部隊的規模已經發展到了相當程度。
然而,岡村終究還是低估了八路軍的發展速度。
“到目前為止,八路主力針對滿洲西部中線與南線的進攻,前後展露的兵力已經遠超過三十萬。
將軍,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華北方面掀起那麼大規模的攻勢,整個華中與華南地區也徹底打成了一鍋粥。
八路既要發動攻勢,還要守衛大片的根據地。
眼下這數十萬的大軍又突然向西部防線推進,他們瘋了不成,難道要徹底捨棄華北方面的大片根據地,將所有主力都轉移到向北挺進的作戰之中?”
岡村此時也是心亂如麻。
鬼子參謀長倒是一針見血的指出:“八路想要擊敗關東軍,必定會把最精銳的作戰部隊集結起來。
西部防區的戰事徹底打響,八路的進攻主力也已經浮出水面。
如此說來,華北方面八路軍各大根據地的防守兵力必然處於前所未有的空虛狀態。
將軍,這可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岡村卻是沉默良久,接著苦嘆道:“八路軍的裝備水平如今已經徹底發展起來,平心而論,即便八路的主力不在根據地內,他們的地方軍部隊甚至是民兵部隊,如果藉助這些精良的裝備,再依託根據地有力的地形展開阻擊。
我軍想要徹底蕩平八路軍的各片大型根據地也十分艱難。
必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巨大不說,短時間之內也無法達成目標。
如果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將八路軍根據地發展的軍工業,農業物資徹底收入囊中,此戰只能是得不償失。”
想他岡村從瓜島調派為六方面軍司令官的時候,也曾是鋒芒畢現,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