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北部,橫插過去,直奔錫林郭勒,然後向海拉爾要塞群突襲,在最短的時間內打下這處要塞群,並作為咱們後續在北滿的後方穩固軍事基地,這是最重要的一環。”
“然後藉助這一穩固的軍事基地,逐漸向外推進延伸,按照戰略方針將關東軍壓縮到冰城,奉天,新京一帶。”
走的是中線和北線。
這和後來蘇方進入關東所選路線差不多。
其實按照孔捷的設想,最佳方案:如果能夠得到蘇方的大力支援,直接繞過蘇方區域,迂迴到偽滿洲的背側,定能打小鬼子一個措手不及。
可惜並不現實,動靜也太大,很容易導致行動的提前敗露。
至於順利的打下海拉爾要塞群之後就可以迅速擊潰關東軍,孔捷清楚這並不現實。
偽滿洲地區的關東軍整體實力還是相當強悍的,又在關東盤踞多年,外加上偽滿洲國防軍的協助,南滿方面還有朝方鬼子支援。
僅以八路軍兩路梯隊,數十萬兵力,如果時機把握得當,在以北的區域扎穩腳跟倒是不難。
想更進一步短時間之內基本沒可能。
至於延安方面以及前敵指揮部方面則有更為深遠的考慮。
要是咱們八路軍自個兒就把小鬼子解決了,那盟軍各國還打什麼?
另外向北作戰的計劃萬一徹底惹怒日軍。
日軍直接揮兵東進,將太平洋戰場包括東南亞諸戰場的全部兵力集中起來和八路決戰。
又會是怎樣糟糕的情形?
作壁上觀的難道會是少數?
真指望太平洋戰場與東南亞戰場上被日軍狠揍的那些對手會感激你八路軍?
說不定直接撂挑子,乾脆把所有的壓力都丟給八路軍,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去了。
這可不是八路軍想看到的局面。
所以具體應對的策略是:
“癩蛤蟆戰術!”
要說這戰術的名字還是李雲龍想出來的,按照老李的原話說:“這癩蛤蟆想吃掉天鵝不太現實,可我就拉著你,我跟你打,我還不徹底打贏,我當然也不會輸,我就是拉著你脫不了身。”
有看戲的想借刀殺人,利用八路軍來頂住日軍的壓力?
好啊!
那你得給援助,物資增援,裝備資源,人力物力我們什麼都缺。
給的多我們能稍微取得一點進展,取得一點勝利。
給的少,我們就只能選擇敗退,沒辦法,打不過呀!大不了一口氣退到大興安嶺的山腳下,有了靠山,我們打不贏,至少也不會徹底失敗。
到時候日軍一旦騰出手來,照樣還會掉過頭對付你們。
就跟小鬼子拖著,瘋狂拉扯,這速戰速決贏不了,打拖延戰還不行嗎?
另外向北挺進作戰的時間選的十分恰當。
在各路東風齊吹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