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方子珊留在根據地傳授軍事指揮經驗,這實在是人盡其用。
就連孔捷到總部開會,說起此事之後,副總參謀長也是佩服的豎起了大拇指,聲稱孔捷這小子滑頭,總能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地方任用。
……
……
隨著時間節點的繼續推移,孔捷總感覺在自己帶來的蝴蝶效應之下,到了43年之後,中日雙方的交戰似乎越發的急迫。
另外,很多戰事也逐漸脫離了孔捷的預料。
就拿近期的第四次長沙會戰和後續爆發的豫中會戰來說。
按照原有的歷史節點,日軍是先集結兵力在豫中地區打敗了第一戰區的湯克勤集團,之後又繼續舉兵向長沙地區推進,最終攻克長沙,接著爆發衡陽會戰。
最後向桂柳地區推進,
孔捷原本也是這般料想的,甚至還為此做了不少提前的籌備。
結果小鬼子竟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柿子也不先挑軟的捏了。
明明先後經歷過三次長沙作戰的慘敗,此次竟然一改常態的率先向長沙地區進攻,竟要先攻克長沙這道難關,率先擊敗薛老虎。
當時第四次長沙會戰突然爆發之後,孔捷就知道,自己的計劃被對手全盤打亂了。
等到前去第六戰區交流過的李雲龍返回根據地,接著帶回訊息,鬼子第六方面軍對外聲稱一號指揮官的老鬼子,很有可能是老對手岡村寧次。
孔捷才恍然大悟。
如果說八路軍方面的變數是他孔捷的話,那日軍方面因為孔捷出現而被動誕生的變數就是岡村。
如果沒有孔捷的影響,華北方面的日軍不會敗的這麼悽慘,作為華北方面指揮官的岡村寧次也不會被調任到瓜島,接著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
而此次日軍完全不按常理,先克長沙這道難關,再向豫中進攻,這完完全全都是在八路軍的磨礪下,同樣變得越加難以對付的老鬼子岡村的詭計。
在就任日軍南方第六方面軍總指揮官的軍事會議上,岡村就曾提出:“按照常理推斷,我軍當先向豫中發動攻勢,打通豫中之後,再向長沙地區推進。
但既然是常理,不僅咱們對此一清二楚,敵人同樣會一清二楚。
國軍就是再愚蠢,一旦知道了我軍的計劃,也一定會提前做籌備。
被敵人瞭解的一清二楚的作戰行動,難道還妄想成功嗎?”
而且岡村戰前收集情報,豫中方面的國軍都被滲透成沙子了,根本不值得花打力氣對付。
要是先解決掉最厲害的薛老虎,軍威震懾之下,這個湯克勤還不是手到擒來?
說到底,打通大陸交通線是戰略目標,但是打擊交通線附近的國軍主力和掠奪國軍未來得及銷燬的物資和為疏散的人力,這才是日軍看得見摸得著的眼前的基本利益。
煙俊六把岡村請回來,為了掩蓋戰略目的,先打西安,再打延安,最後又奇襲西安。
然後又是發動鄂西會戰,接著又有聖戰軍突襲重慶。
接著又是關東軍在華北地區南北多路進攻八路軍根據地。
這一連串的煙霧彈放出來,誰也搞不清楚日軍的真實意圖,薛老虎因此上了個大當,他打破腦袋也沒有想到,鬼子多處外圍戰場打得火熱,怎麼就突然直奔他的核心防禦節點來了?
最終長沙淪陷,事實證明,老鬼子岡村做出的判斷,以及下達的決心和拿出的魄力是對的。
於孔捷而言,他對此是有心無力。
他再厲害,哪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哪怕知道很多歷史節點對應要發生的戰事,也只有這麼一雙眼睛,也只有這麼兩隻耳朵。
他又不是日本天皇,鬼子的作戰計劃和部署也不會事事彙報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