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會說話的人吶,會說話情商高的人,就算是送一些小禮物,依舊能夠送到人的心坎上。
嘴巴笨的,拿著再貴重的禮物,也未必送得出去。
李雲龍則是自帶魅力的人設,嘿嘿一笑,禮物一拿,啥話不用說,這馬屁就拍到人家心上去了。
於是。
在孔捷和李雲龍受寵若驚之中,大領導甚至忙裡偷閒,親自給兩人加強黨課,還把自己最喜歡的個人詩集每人送了一份。
其餘大佬們也沒有藏私,帶著孔捷和李雲龍一起探討一些軍事方面的,政治方面的,甚至是未來的新中國建設方面的問題。
這也讓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孔捷感到不虛此行,收穫頗豐的同時,心驚不已。
這些革命領導人們長遠的目光和偉岸的魄力的確令人敬佩!
不僅如此。
孔捷和李雲龍在延安待的時間不長,倒騰的卻是不少。
給各根據地部隊部隊送井水,做水箱冷卻水,特別招來專業隊給安裝自來水管,還送新鮮水果蔬菜,劈柴,幫忙生火做飯。
另外還給不少地方根據地送了緊缺的藥品物資,像疥瘡藥,打蟲藥什麼的。
還讓醫療隊幫地方根據地生病的同志看病。
特別是孔捷知道的後來出現病況的一些領導,更是提前坐上週全的全身檢查。
另外,孔捷還貼心的給延安方面一些身體不太好的老領導們準備了一份周全的養生計劃,事無鉅細到包括領導們每一餐應該怎麼吃,以保證營養充足的問題。
兩人因此在延安方面留下了一致的好風評!
孔捷還和領導們徹夜長談了新形勢下的軍事改革和根據地經濟改革,還有如何協調各根據地進行軍事行動,如何發展各根據地經濟,進行優勢互補的各方面問題。
這讓孔捷在受益匪淺,貪婪地學習著的同時,也讓領導們對於孔捷這位前線的軍事幹部是稱讚連連。
正如總司令的一句話:“若綜合考慮孔捷同志的軍事才能與經濟建設的能力,有他在前線,至少能頂三個師啊!”
……
有人歡喜有人愁,另一邊,此次為了來探八路軍虛實的委員長,心裡頭可不是個滋味。
望著八路軍裝備精良,軍威彪悍的裝甲部隊。
委員長只覺得心裡拔涼拔涼的,自己當初花費了大代價從國外買回坦克打造的裝甲兵團,早已經成為歷史。
重新打造裝甲兵部隊的事情委員長想都沒敢想,誰知道八路軍竟然做到了。
尤其是這個孔捷還有李雲龍,當真是難得的兩員虎將。
他們在蒙西地區擊敗日軍的裝甲部隊不說,此行返回延安甚至還帶回了相當數量的俘虜。
這些俘虜大多都是日軍的技術兵種,所以戰敗求死的信念並不算太強烈,選擇投降的也不少。
孔捷和李雲龍對此向外做出的解釋是:“在蒙西地區,能夠打敗關東軍的戰車旅團純屬是僥倖,小鬼子自己傻傻的掉進了沼澤裡,這些俘虜大多還都是咱們八路軍將士從沼澤裡頭撈出來的!”
即便如此,委員長還是看得心驚不已。
如果八路軍將這些投降的日軍技術兵種全部消化的話,那又是一大批的人才。
這讓委員長閣下忍不住搜腸刮肚地想著,黃埔軍校裡面有沒有過孔捷和李雲龍這兩個名字。
該不會又是自個兒把人才送給八路軍這邊了吧?
結果沒有任何印象。
這讓委員長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又難免更加鬱悶。
不是黃埔軍校的學生,卻也能表現的如此優異,才能出眾,難不成這人才真的就全部是向著他八路軍的?
好在一扭頭,望見此行跟在自己身邊的嫡系愛將,委員長又在心裡安慰了自己一句:
不就是人才嘛,自己的身邊照樣是人才濟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