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剛剛爆發。
山地連直接擺出開戰即決戰的架勢,守城的日偽軍絲毫沒有懷疑這些八路軍是奔著打下古河鎮來的。
古河鎮內駐守的日軍驚慌之下,第一時間將八路軍主力作戰部隊突然進攻古河鎮的訊息,向四面八方的日軍部隊傳遞了出去。
通訊的大概內容是:
“八路軍超過一個團規模的主力部隊,突襲古河鎮,城門已破,情況萬分火急,迫切請求戰術指導……”
而古河鎮內駐守的只有一個小隊的鬼子,外加上一支偽軍警備隊一百餘人,憲兵隊鬼子六十餘人。
這些日偽軍,無論是兵力上還是火力上,明顯都不是山地連的對手。
在山地連猛烈的進攻下,日偽軍不斷向古河鎮內部退守。
企圖依託鎮內的防禦,堅持到日軍援兵抵達。
這突如其來的八路軍部隊規模之大,火力之兇猛,戰鬥力之強悍,令古河鎮的日偽軍們心驚膽戰。
這與他們曾經遇到過的國軍的一些部隊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古河鎮外。
眼見城門已經被戰士們順利拿下,日偽軍退守古河鎮內。
此次的軍事目的已經達成。
韓烽、張民、杜忠成三人迅速達成意見,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就這樣,戰鬥一開始便擺出決戰的架勢,似乎要一鼓作氣拿下古河鎮的三支山地連。
如潮水一般撲來,又如同潮水一般退卻。
古河鎮內的日偽軍對此也是猝不及防,直到山地連撤退了許久,鬼子偽軍才敢試探著重新佔領城門。
日軍從鄰近縣城迅速抽調的兩個大隊的援軍趕到的時候,早已經是人去樓空,再不見八路軍部隊的身影。
“八嘎,究竟什麼情況?出現在這裡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呢?”
看著古河鎮城門處滿目瘡夷的戰爭慘像,隨處可見的日軍與皇協軍士兵的屍體,帶隊趕來的一名鬼子大隊長喝問道。
古河鎮憲兵隊隊長回答道:“長官,八路軍部隊拿下城門陣地之後,我部依託鎮內的建築,阻擊八路軍的進攻,八路應該是猜到了我們的援軍會迅速抵達,所以提前撤離掉了!”
鬼子大隊長點了點頭,問道:“這支八路部隊具體有多少人,裝備如何?”
憲兵隊隊長回道:“人數很多,像是江水一樣衝擊過來,應該超過兩千人。”
“他們的裝備相當精良,有機槍、擲彈筒、衝鋒槍,甚至還有一些小口徑的輕型火炮。”
“他們的軍服相當統一,每個士兵的手上都拿的有槍支,甚至穿的是軍靴,絕對是八路的主力作戰部隊!”
鬼子大隊長聽罷,在沉默中思索著。
他現在想不明白的是。
第一,中條山戰役國軍慘敗之後,帝國部隊曾對中條山一帶進行過梳篦式的來回大掃蕩,山區內殘留的大量國軍游擊隊被消滅或者吸收。
按照收集的情報來看,也從未聽說在中條山內還有這樣一支超過兩千兵力的八路軍主力作戰團。
這簡直不可思議,這支八路軍部隊究竟是怎麼從帝國一次又一次的掃蕩中存活下來的?
而且還是這麼一支規模作戰部隊。
第二,這古河鎮作為邊陲小鎮,並沒有什麼大的戰略用途。
八路軍何必動用這麼大的規模來突襲古河鎮?
又僅僅是拿下城門陣地之後,就緊接著撤離了呢?
這豈不是費力不討好,白白地浪費他們有限的彈藥,又暴露了他們的兵力情況?
鬼子大隊長想不通,也沒有多想,只是將訊息傳遞了回去。
一支八路軍主力團而已,有些麻煩,但還不至於影響到帝國部隊的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