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己想辦法的自己想辦法,特別是前線各作戰部隊,總部和旅部能幫助你們的有限,要靠你們自力更生,才可養活部隊。”
“至於具體的辦法,你們各政委幹部回去之後自己商議,選出對策…………”
會議繼續進行著,旅長說了許多。
李文傑有些驚訝的是,這些話和這些憂慮,孔捷在幾日前也曾和他說過,簡直和旅長的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旅長注意到李文傑有些走神,話語一頓,笑著問道:
“文傑啊,想什麼呢,這麼入神?”
李文傑道:“旅長,我在想,您這次開會的會議內容倒是和我們團長說的那些話有很多相同之處。”
“哦,孔捷和你說什麼了?”旅長問道。
李文傑道:“團長說,根據近日從外省收到一些情報,各地都有災情出現,咱們怕是要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了。”
“災情一生,百姓們生活困苦,咱們八路軍部隊在敵後抗戰,聯絡最為緊密的就是群眾,群眾一旦受災,咱們的部隊會受到直接的影響。”
“到時候,咱們一來不能繼續增加民眾的負擔,得自己想辦法自耕自足,養活部隊。二來甚至還要擔負起責任,反過來幫助受災的民眾。”
“這其中最難的自然是吃飯的問題,兩張嘴巴吃飯,兩個人下地幹活,這很容易。可如果是十張嘴巴吃飯,卻只有兩個人幹活,那可就難了。”
參謀長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說道:“這些年,隨著咱們抗日隊伍的壯大,其實指揮機構已經有些臃腫不堪,脫產人數提升了太多,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
“文傑,那孔捷那小子有沒有提出具體的對策?”
李文傑點了點頭,道:“有,團長說了,面對這種困難的情況,不外乎四個字,開源節流。”
“具體的解釋是,減少部隊的消耗,增加根椐地的生產,減輕民眾的負擔,克服物質上的困難,提高咱們戰士、幹部的素質和工作效率,團結起人民群眾,共同克服難關。”
說到這裡,李文傑補充道:“團長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作為指揮員,更應該考慮到隨時可能發生的糟糕狀況。”
“為了應對可能繼續嚴重化的災情,還有日軍對根據地的經濟與軍事上的全方位封鎖。”
“我們應當趁著眼下局面還不算糟糕的時候,提前籌備。”
“這段時間,在團長的安排下,我們獨立團正在盡最大能力地四處籌集糧食,並在團內新建了多個糧倉,用來囤積糧食備用。”
“另外,團長提出想法,縮編主力部隊與指揮機關,將縮減出去的人員充實到作戰連隊之中。”
“為了根據地供養主力部隊的壓力。
主力部隊一方面要加強整訓,提升戰鬥力。
另一方面,當進行適當的縮減。
可以在縮減部隊之後,將一些幹部下放到地方部隊和民兵部隊之中。
用來減輕根據地壓力的同時,將咱們主力部隊的作戰戰術與作戰精神傳遞下去。
進一步加強地方武裝力量,發展咱們的民兵建設。”
“另外,還可以整頓政權組織,縮減指揮機構和人員的編制,加強基礎建設,將更多的人員投入到實際生產之中。”
“團長將其概括起來,稱為精兵、簡政、開源節流、廣囤物資,以未雨綢繆。”
李文傑說罷,幹部們無不陷入思索之中,這番話給了大家不少的啟示。
最後,何政委率先感慨出聲道:
“文傑,你們獨立團是咱們根據地各團之間,如今歸規模最大,也是經濟發展情況最好的。”
“就連你們團現在都需要節衣縮食,弄這個精兵簡政的政策嗎?”
“精兵簡政”這四個字一提出來,幹部們的心頭像是被什麼齊齊地撥動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