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團駐地。
團部。
儘管連裡的戰士們都在寬慰,但指導員李文傑還是親自到團部請罪。
李文傑詳細地向孔捷敘說了攻打小同路中段據點時,自己指揮上的失職,以及中間發生的意外情況,還有後續投誠的國軍與八路軍戰士們之間鬧出的矛盾。
孔捷認真地聽著。
“團長,具體的情況就是這些了,這次的軍事行動,大體還算順利,主力部隊這邊及時拿下了據點,鬼子的援軍甚至來不及支援。
可我們連出現了不該有的傷亡,犧牲了十一位戰士,受傷二十多人,我的過錯很大,您處分我吧!”
孔捷沉默了片刻,九連這次的犧牲的確令人心痛。
儘管先前九連長已經向他彙報過情況,可再次聽到,還是忍不住傷感。
只是事已至此,就算他槍斃李文傑,又有什麼用呢?
況且也不至於,九連長還著重說了在戰鬥的過程中,指導員李文傑的出色表現。
最後表示,錯都在他這個連長身上,跟指導員李文傑無關。
這兩人倒是有趣,像是商量好了似的,都把罪過往自己身上攬,彼此的關係似乎緩和了不少。
緩了緩心境,孔捷說道:“文傑,有一句話你說的很對,功是功,過是過,你的過失,我的確得處分你。”
“只是處分的問題一會兒再說,我先問問你,如果這次的行動重新來過,你又會怎麼籌備呢?”
李文傑回答道:“第一,行動之前,我會做好思想動員工作,把戰鬥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都交代清楚,至少不會出現進攻過程中,戰士們自主後撤的情況。”
“第二,戰鬥前所有的槍械裝置都應該仔細檢查,特別是擲彈筒這樣的重要炮火,如果戰鬥前我就檢查過,也不至於在關鍵的時候發現擲彈筒壞了,導致煙霧彈的支援晚了片刻。”
“第三,在偽裝百姓摸進據點的人選上,我會再三斟酌,這是很重要的一環,絕對不能出現差錯。”
“第四,其實戰鬥開始之前的情報偵察,應該做的再充分一些,鬼子在據點裡藏了機槍和擲彈筒,這些我們本應該考慮在內。”
孔捷贊同地點了點頭,“是啊,說的很好,說的不錯,可我想告訴你的是,換作咱們其他的幹部過來,若是事情發生之後再重新去說的話,一樣能說得很好,馬後炮可不是什麼光彩事兒。”
“其實你和九連長在指揮上並沒有大的疏漏,破綻主要出現在具體執行的環節,難道你就沒有發現,這是理論指揮和執行力之間的差距嗎?”
“是!”李文傑應道。
“那麼你知道如果執行力和理論指揮不能相結合的話,那叫什麼嗎?”
“那叫紙上談兵,你是讀書人,趙括是何許人你比我清楚,難道你想成為第二個趙括嗎?”
“可是,團長,我現在很迷惑,執行力到底是什麼東西?我需要怎麼做才行?”
孔捷想了想,解釋道:“執行力就是執行能力,要是簡單解釋起來也很容易,就是你發號施令,戰士們去執行你的命令,而且能夠按照你腦海裡設想的情況,完美地完成你的命令。”
“而怎樣才能讓戰士們聽你的,不僅僅是因為級別上的命令暫時聽你的,更是發自內心的去聽你的,這就是你作為指導員要做的事情!”
“請團長解惑!”
“很簡單,執行力是需要調動的,同樣是兩個指導員,第一位指導員,戰士們很尊重他,熟悉他,大家平日裡能打成一片,指導員想的是什麼,那些戰士們想的是什麼,彼此之間都很清楚。”
而另一個指導員呢,則是對底下的戰士們很陌生,戰士們也只是因為級別上聽他的命令。
你覺得這兩個指導員同樣下達作戰命令之後,哪支部隊的執行力會更強呢?”
“當然是第一位指導員。”李文傑毫不猶豫道。
“那你可明白了?”
“團長,我知道,將心比心,你平日裡怎麼對待戰士們,戰士們就會怎麼回報你。
可我真的已經做了,做了很多,我給戰士們講了很多道理,也教他們識字、學文化,可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我和戰士們彼此之間還是有隔閡。
九連的隊伍成分很複雜,有老兵,有新兵,還有投誠過來的國軍,現在還加上了俘虜過來的一些偽軍。
團長,我現在真的有些迷茫,甚至有些懷疑,我能不能做好這個指導員了。
看來您的選擇是對的,我連一個指導員都做不好,還提什麼政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