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武良於破曉之時,離開了姑墨部落,沒有驚動一人,騎著黑閃,便消失在茫茫平原之上。
在與姑墨族大祀交談許久之後,武良並沒有得到自己的想要的結果,在部落中,也無任何那股能量體的神秘氣息。
武良自知此事強求不得,沒有在姑墨部落停留太長時間,燃火大會的當晚出手治好了,最初降服黑閃的那名牧民大漢的雙手。
傳授了幾名青壯漢子的一套拳腳武學後,武良離開了部落。
以黑閃的高大神駿,馱著武良,著實有些吃力,若是周圍無草可吃,便向黑閃渡過一絲真氣,維持充沛體力。
武良迎著日落之處,一路走走停停,大約過了兩月左右,由於武良對時間沒有太多的概念。
只知自己看到了六十多次的日落日升。
所見肥沃的草地漸漸稀少,氣候也變得異常乾燥,環境惡劣,往往是一望無際的浩野上,沒有一處人煙。
又行了兩日後,總算是看到了一些類似於路家的行商,規模龐大,說著類似於姑墨族的語言。
手中搖著駝鈴,這些行商,人數多的也有上千人,人數稍小一些,也有上百人。
貨物也都以毛皮為主。
原由語言不通,武良只好以簡短的手語溝通,配合上在姑墨部落學習的簡單語言,在一番艱難的交流後。
武良這才知道,這些人都是察哈爾國內的一些較大的商人,不是大梁,大夏境內之人。
此處名為杜伊斯國,再往前,便能到了東羅帝國。
杜伊斯國邊域並不大,說是國家,其實更像是一個宗教的聚合體,實行政教一體,杜伊斯教,也是一個極負盛名的宗教。
這些商隊,見到武良一副羅漢強壯的體格,又牽著頂級神駒,紛紛朝著武良雙手合十,嘴裡說著武良聽不懂的語言,一臉虔誠。
武良迫於無奈,也只好將高僧的身份,繼續偽裝下去。
臨行之際,一隊商隊頭目,給了武良一份詳細的地圖,武良躬身收下。
地圖上,詳細標註了杜伊斯國,東羅帝國的位置,事實上,這是武良第二次外出遊歷。
幾年的那次,武良步伐極快,從未真正見識過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
武良繼續上路,縱馬疾馳。
苦行數月之後,行路之間,腳下大地開始浮現生機,零星的翠綠草色,隨處可見,一些形似圓柱,上有花瓣綻開的白色建築,依次浮現在眼中。
杜伊斯國首府,杜姆亞特。
杜姆亞特,即為美好與幸運之地。
杜姆亞特佔地極大,並無城牆,城中建築一律為白色為主,所見民眾,也都是牽著駱駝,或是馬拉著貨車,朝著杜姆亞特而去。
這些民眾,都是一副眼窩微陷,鼻樑高挺之人,與大梁有著明顯的不同。
武良並未下馬,騎著越發神駿的黑閃,一路慢行,朝著杜姆亞特走去。
杜伊斯國之中,常年不經戰爭,對於外來之人,也都是一副包容態度為主,見到面容與體格都不似周邊部落,或是察哈爾國的人。
顯然也是引起了一番騷動,有一些杜姆亞特生活多年的幼童,興奮的跟在黑閃身後。
武良的高大強壯,不管到了何地,都能引人注目,一身古銅色的肌膚,巋然不動,渾身肌肉隆起。
經過多月的風倦趕路,面容也不在兇悍,滄桑中,透著一股看破世間的迷妄。
杜姆亞特人對於外來宗教,極為開明,武良還未入城,訊息很快便傳到了城內的寺廟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