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是什麼,其實並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大道三千各不相同,卻又殊途同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認知。”
“所以,你們需要如鄧晨毅所言,在追尋前人的道路上,尋找屬於自己的道路,這雖然很難,但只要你真的成功了,那這天下間將可任爾馳騁!”
下方無論新老弟子,頓時耷然動容。
【姚堂主竟然如此推崇,那個小書童的觀點?】
【他憑什麼?一個小小的下人,懂個屁的武道!】
【這個鄧晨毅,大放厥詞的本事不小嘛!連姚堂主都被他給繞進去了?】
可惜,這些弟子雖然心中不服氣,還得裝出受教的模樣感激涕零。
姚化一又豈會看不出,這些人那點小心思?卻並沒有點破,該說的說了,能不能有所悟,全憑各人天命。
“好了!現在正式開始吧,今天因為有新弟子前來,照慣例,我們就從基礎開始說起吧。”
“大家在與人切磋對戰之時,有人的武技炙熱難耐,有人的武技冰冷陰寒,還有人的武技快捷如風,很多人都將之定性為,剛陽類或是陰柔類別,對不對?”
老弟子們只是笑笑,顯然他們都懂,而新弟子大多數都是大點其頭,只有少數才默不作聲,鄧晨毅便是點頭之一。
姚化一呵呵一笑道
“大道三千,始於混沌,生於無極,無極化陰陽兩儀,再衍化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曜、八卦、九宮以及十方。”
“所以,陰陽分類也不算錯,但卻太過籠統,真正的功法屬性,應當以法則屬性來劃分,比如炙熱的武技,便是火系法則武技,冰冷陰寒是為水洗法則武技,以速度為長的武技,則是風系法則武技。”
鄧晨毅立即明白過來,楚燕功和風松劍技都屬於風系法則類別。
只是讓他不明白的是,照姚化一的說法,那這個世界,還應該有其它法則武技才對。
比如金系法則、木系法則、土系法則,甚至是他根本沒有聽說過的法則。
可他所聞所見,卻只有火、水、風三種而已,南離宗弟子,全都是來自南蠻四面八方,不可能只有這三種法則武技才對啊。
隨即,姚化一的話,便讓他豁然開朗起來。
“眾所周知,我們青鸞域乃是四象洲十一域之一,可你們知道,四象洲為何叫著四象洲,而不是兩儀洲、三才洲嗎?”
“因為法則不分強弱,卻有清晰多寡之分,我們這方天地中,其餘法則及其淡弱稀少,唯水、火、風、雷四種法則,及其清晰穩固,這四種法則正合四象之道,也因此得四象之名。”
“在四象洲,只有對應這四種法則的武技、功法,才能發揮出更強的威力,其餘法則類別的武技雖然也有很多,但缺乏法則感悟的功法,是無法有何大作為的。”
“法則至關重要、玄奧難測,現在你們修為還低,妄談法則為時過早,甚至連感受法則的資格都沒有。”
“只有當你們跨入化境之後,才是真正接觸法則之時,只有領悟到了一絲法則之力,才有成就王極之機,這需要自身悟性與機緣,絕非靠他人講解可得的。”
聽了姚化一的講解,鄧晨毅猛然醒悟,眼前浮現起了那漫天烈火下,無邊的狂風捲起的傾盆暴雨,和最後那聲憑空驚雷。
這不正是對應了四象法則嗎?
而最初的無數光彩,必定就是三千法則的對映,只是不知何故,變得若隱若現,幾無察覺。
【這造化紫蒙盾究竟是何等秘寶?竟然能將無影無形的法則,清晰的幻化出來,圍繞著自己?】
【等等!姚化一說化境之下,連感受法則的資格都沒有,可自己不但清晰的感受到了四象法則,甚至還如實質般的圍繞過自己,這將是如何逆天的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