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長安今年的糧價,這五千石粟米,也不過只是二十多萬錢而已。
如此高貴的封賞,自然是讓本就盛行武風的漢家,愈發向著‘尚武’的方向大踏步前進;
而隨後,未央宮傳出的有一則訊息,更是將這股風潮,一舉推向了高潮。
——天子劉盈頒佈詔諭:在原虎賁、羽林兩部校尉的基礎上,新設羽林、虎賁二軍!
與過去的南、北兩軍一樣,羽林、虎賁二軍,也同樣獲許各四部校尉的超高編制;
再加上虎賁、羽林兩部校尉,本就是‘每一個校尉五千人’的超編,新設立的羽林軍、虎賁軍,就算是各自擁有了兩萬人的編制。
虎賁、羽林兩軍,也將各自以兩個甲刀校尉、兩個神臂校尉組成,以甲刀、神臂配合作戰。
而且,不同於過去,南軍以豐沛元從後代組成、北軍由關中良家子組成的兵源結構的是:羽林、虎賁二軍的兵源,將完全以為國捐軀的英烈之後組成。
於此同時,不同於受中尉節制的北軍、衛尉掌控的南軍,新設立的虎賁、羽林兩軍,將不受到任何人的節制,直接向天子劉盈本人負責!
對此,劉盈對朝堂給出的解釋,也讓人根本挑不出毛病。
——南、北兩軍,作為拱衛京師的部隊,由中尉、衛尉掌控;
連衛尉、中尉都有兵權,那作為最高武將,太尉怎麼可以沒有軍隊掌控呢?
所以啊~
這虎賁、羽林兩軍,是朕打算交給太尉負責的~
對於劉盈給出的解釋,朝野內外自然也沒有反駁的角度,便也只能領命。
但緊接著,劉盈便又放出訊息:太尉信武侯靳歙,自請告老。
到這時,朝野內外也終於明白了劉盈的意圖。
——羽林、虎賁兩軍,是給太尉掌控的;
但沒太尉的時候,這兩支軍隊,就只能由朕掌控了。
再加上過去,漢室已經逐漸形成了‘太尉不常設’的共識,劉盈想要借馬邑大捷,掌握一支京師武裝的意圖,也算是一覽無餘的展現在了朝堂百官的面前。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百官朝臣的第一反應,是看向東宮長樂。
——陛下如此舉動,太后,能答應嗎?
但隨後,當虎賁、羽林兩軍的都尉人選傳出,朝野內外,終於放棄了反抗的打算,任由劉盈直接掌控虎賁、羽林兩軍的意圖得以實現。
原因很簡單;
劉盈任命的第一任虎賁都尉,姓張,名敖;
至於羽林都尉,則姓呂,名臺······
·
“都慢些都慢些~”
“別摔著~~~”
“這些孩子······”
長樂宮,長信殿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