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十石勁道的大黃弩,別說臂張了,就算是足張,只要能拉得開弦、上的了箭,就屬於一等一的勐將!
注意,不是勐士,是勐將!
——一個能拉開大黃弩的人,只要軍事才能不是太差,就已經能夠達到‘治一部校尉二千兵馬’的要求了!
可即便是如今漢室擁有的弩機中,勁道最強勁的十石大黃弩,其射程,也不過是三百步左右······
“這神臂弩······”
“是六石?”
“還是八石?”
聽著身後,朝臣百官各自猜測起神臂弩的拉力,劉盈卻是悄然皺起眉,滿是愁苦的唉聲嘆氣起來。
在歷史上,‘神臂弩’這個步兵對抗騎兵的利器,大約出現在北宋時期;
按照劉盈的記憶,這種神臂弩的有效射程,應該達到二百四十步到三百步之間。
也只有這二百四十步,也就是將近一里的超遠距離射程,才能保證裝備神臂弩的弩兵方陣,能在騎兵衝臉之前,就對敵方造成大面積殺傷和震懾。
二百步到二百四十步,看上去只是四十步的差距,但實際上,對於戰場上的匈奴騎兵而言,這四十步的距離,很可能就是生與死的距離。
——十石強弩大黃弩,為什麼能對匈奴人造成那麼大的震懾?
為什麼在戰場上,只要有一個匈奴人被大黃弩射中,匈奴人的先頭部隊中,就再也看不見貴族的身影?
就是因為大黃弩三百步,也就是超過一里的射程,能讓匈奴人根本生不出分毫‘衝臉肉搏拼一把’的念頭!
對於騎兵而言,三百步的距離並不算遠,策馬疾馳,不過轉瞬即至;
但若是頂著地方弓弩,尤其是大黃弩點射的風險,突破這三百步的距離,卻是難如上青天······
或許這麼說,還不夠淺顯直白;
再舉個例子。
——戰國末年,相較於關東六國,雄踞關中的嬴秦,到底強在哪裡?
或許有人會說,是秦二十級軍功勳爵名田宅,將每一個秦人,都打造成了癲狂的戰爭機器;
也有人會說,秦的強大,強大在萬眾一心,強大在‘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的制度優勢。
但只要是對軍事有些許瞭解的人,就很難忽略的一點是:軍心、制度對戰鬥力的提升,是建立在武器裝備優勢之上的。
如果武器裝備沒有優勢,那即便軍心再高漲,再怎麼‘虎狼之秦’,只要在戰場上遭遇一點挫折,尤其是因為裝備劣勢而遭遇挫折,就必然會軍心大亂。
就好比後世歐中的貴族騎兵,確實有高昂計程車氣嗷嗷叫著向前衝鋒;
但在馬克沁噴射出地獄的火焰之後,再勇勐的騎兵,都只能乖乖跳下自己的戰馬,拿起一杆kar98k毛瑟步槍。
那相較於關東六國,‘虎狼之秦’的裝備優勢在哪裡呢?
答桉,就是由秦少府支撐起的巔峰青銅冶煉術,以及冠絕青銅時代的弩機制造技術。
正是憑藉射程更高、威力更大的秦弩,大秦銳士才能永遠不知停歇的衝向敵陣,最終闖下‘虎狼之秦’的赫赫威名。
而彼時,相較於關東列國所配備的三石弩‘百步上下’的射程,秦少府製作出的精良弩機,也不過是多出了二十步的射程而已。
可就是這二十步的射程優勢,將關東列國殺的丟盔卸甲,什麼魏武卒、什麼趙胡騎,通通成為了秦人邀功請賞的一個個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