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北平侯師承荀卿,於《九章算術》頗有造詣,又恰逢考舉。”
“北平侯若有疑,但可直言無妨。”
就見張蒼面不改色的低下頭,又繼續看了看下面幾題。
“有一田,長寬各二百三十五步,問此田積幾何?”
“有一籠,有雞、兔若干,雞、兔合五,足十八,問雞、兔各幾何······”
將竹紙上的三道題都看過一遍,又在心中演算出結果之後,張蒼才終是疑慮重重的抬起頭,望向正笑盈盈看向自己的劉盈。
“陛下。”
“若以此三問,為此‘考舉’之題,臣以為······”
話說一半,張蒼只滿是疑慮的將話頭一止,旋即側過頭。
待看見曹參、王陵二人面容之上,也同樣是一副疑慮重重的面容,張蒼才繼續道:“臣以為此三問,恐······”
“恐,或過簡易了些?”
小心翼翼的發出此問,又側過頭,看到曹參、王陵二人緩緩點下的頭,張蒼終是稍鬆一口氣,只望向劉盈的目光中,仍帶有些許謹慎。
“陛下此數問,臣觀之,當皆出於《九章算術》之問。”
“便言此‘方田求積’‘雞兔同籠’二問,便乃《九章算術》所有。”
“只此二題······”
滿是遲疑的將話頭一滯,張蒼只滿是苦笑的搖搖頭,又低頭看了看手中的竹紙。
再三確定自己沒有看眼花,張蒼才將手中竹紙遞迴給王陵,旋即對劉盈稍一拱手。
“陛下。”
“此‘方田求積’之問,於《九章算術》之中,乃以積言明,而問其方。”
“若臣未記錯,原題當乃:今有田,積五萬五千二百二十五步,問為方几何?”
“此題出《九章算術》,乃啟明之繁體,本就非難,陛下又改‘以積求方’為‘方田求積’,則此題更易。”
“再者,雞兔同籠之問,可謂由來已久,早自春秋之時,便為百家奉為算術入門之檻。”
“然臣年六十有四,卻從未曾見‘雞兔同籠’之問,竟雞兔合不足十······”
說著,張蒼不忘笑著低下頭,也從懷中,取出一卷嶄新的竹簡。
“陛下且看。”
“此乃臣昨日,出於幼孫之問。”
“所問者,乃雞、兔合二十七,足八十四,問雞、兔各幾······”
苦笑著道出此語,張蒼只無奈的伸出手,將五個指頭全部豎起,又苦笑著將手輕輕一揚。
“臣幼孫今,不過五歲而已,尚於總角之年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