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螢幕上,一個問題緩緩浮現。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到了螢幕之上。
問題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易澤微微抬起頭,直視著螢幕,聲音不大,卻很清晰。
“假如孔子和李白幹一架,誰會贏?”
很簡短的一個問題,卻涉及到了兩個歷史著名人物。
一個是儒家至聖先師孔子。
另外一個則是大唐詩仙李白。
這二位,聲名赫赫,在華夏曆史長河之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上至垂垂老矣的白髮老人,下到牙牙學語的黃髮稚童,都對這二位有一定的瞭解。
平時,許多人隨口就能吟誦出“學而時習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德報怨”等詞句,也能對月長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孔子和李白的影響力,毫無疑問是深遠的。
因此,看到這樣的題目,易澤並不意外。
面向觀眾,易澤笑著道:“看來提出問題的網友,平時沒少受這二位的氣啊。”
這兩位的作品,只要出現在課文裡,那絕對都是必背篇目。
學生時代,就有不少人愁眉苦臉的反覆吟誦《夢遊天姥吟留別》,也會有人日思夜想《大學》《中庸》《論語》等片段。
恐懼,那是真的恐懼。
那這二位幹架,誰會贏呢?
有了解的觀眾,也有懵懂的觀眾,也有一知半解的觀眾。
易澤伸手一指,舞臺之上,虛擬成像出孔子和李白的形象。
也是大眾最廣為熟知的形象。
一個白髮蒼蒼,滿臉皺紋,雙手交疊於胸前,身子微微下彎,一身儒士裙裾顯得文質彬彬,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位讀書人。
而另一個,一身的刺繡白衣,左手輕捻鬍鬚,望著遠方,目光深邃,而右手則背在身後,看起來仙氣飄飄,似乎隨時都要羽化而登仙。
節目組還貼心的在兩人的中間,加上了vs的字樣。
看得觀眾樂出了聲。
“不用看了,絕對是孔子贏了,這就跟爺爺打孫子一樣。”
“從輩分上來說,應該是祖宗打後代。”
“別看孔子一副文人打扮,實際上,這可是春秋第一猛男。”
“李白似乎也不弱啊,玩劍賊溜,我記得他好像還是大唐劍聖。”
“那是裴昱,不過李白確實是和裴昱學的劍術,至於強不強,不清楚。”
易澤心裡有數,真要打起來,孔子真的可以把李白吊起來捶。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這二位。”
易澤手一揮,舞臺上只留下了孔子一個人的形象。
“首先來說一說孔子。
一說起孔子,很多人對他的印象都停留在讀書時課本中的形象,就是現在展示的這幅圖,看起來文文弱弱,整個就是一個和善的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