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眼下還不到揭開的時機。
從宣政殿發出的聖旨,以最快的速度送往護國公府。
曾經堪稱門庭若市的國公府,現如今只有無盡的淒涼在體現著。
門前那杆長戟,早已鏽跡斑斑,但它依然象徵著榮耀,記載著當初第一任護國公的累累功績,這似乎是作為舊貴的曹家,向世人所展現出的最後一絲倔強和威儀了。
就連見慣了世態炎涼的大富來到護國公府的門前,都是唏噓不已。
大秦從立國到至今已有一百五十餘載光陰。
秦太祖、高宗、仁宗、惠文帝、武帝、昭襄帝、孝文帝,直到現如今的秦皇嬴楚,大秦已有整整八代君主。
而舊貴自仁宗時期開始逐漸衰落。
秦仁宗之前,舊貴的勢力最為強盛,甚至就連宗室當中的那些王爺們,見到世襲的國公,都要禮讓三分。
可惜,自從仁宗開始,歷代秦國先帝,都對開國勳貴的後人不斷打壓,並且大力扶持士族,導致勳貴的影響力一代不如一代。
能夠預料到的是,再過十年或者二十年,等這一任的國公紛紛去世後,舊貴將再無重返廟堂的可能性。
那些開國勳貴們,基本都是平民出身。
而士族,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繁衍茂盛數百年了。
他們的歷史,比秦國,乃至這片土地上的前朝都要悠久。
在舊貴勢力的巔峰時刻,一度將士族死死壓制,現在這兩者倒是反著來了。
士族發揮能量,可讓國家強盛,但貽害無窮。
而舊貴將有極大可能,慢慢轉化成新計程車族。
也是由於這個原因,除了近代的昭襄帝,基本上歷代秦皇,都願意打壓舊貴、親近士族。
“聖旨到!護國公曹參速來接旨!”
踏進國公府的前院,大富便扯開嗓子大聲吶喊。
此時的曹參,正在後院飲酒,聽到下人來報,不由得皺起眉頭。
“有宦人來?還帶著聖旨?”
他疑惑至極。
國公府許久未有宮裡的人前來了,更別說聖旨這東西了。
府中上下所有人,全部來到後院,心情十分憂慮以及緊張。
他們都不太明白,好端端的為什麼會有聖旨傳來?
究竟是福是禍啊?!
曹參甩了甩腦袋,迫切自己醒酒,然後當著眾目睽睽的面緊緊皺起眉頭,將事情的結果想到了最壞,
“還是躲不過去嗎?裝作酒囊飯袋這麼久,皇帝陛下還是對曾經的事情耿耿於懷?難道...真是天要亡我曹家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