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便是巴不得謝舉伯倒黴的李鳴復也在這個時候勸說趙昀三思,而沒有繼續落井下石。
“從長計議?還有時間從長計議?朕等得起,你們等得起,四川等得起麼?諸卿不用再說,此事朕意已決!”
“皇上……”
“諸位大人的心意老夫領了,在其位謀其政,此事乃戶部之責,老夫自當一肩擔之。”
謝舉伯打斷史嵩之的話,擲地有聲的道。
這話一出,史嵩之等人的臉色都有些不對了。
似乎從偏殿回來後,無論皇帝還是謝舉伯都太不正常了啊。
要說謝舉伯能在三天之內弄到兩百萬兩銀子,場中沒有一個人相信。看看謝舉伯那一副視死如歸的模樣,有屁的把握。要是有把握能弄到兩百萬兩銀子,謝舉伯也不會唾面自乾,前腳說發行交子,後腳就自己又來反對了。
皇帝說的可是兩百萬兩銀子,不是兩萬兩,也不是二十萬兩,足足兩百萬兩白銀啊。
既然不是有把握,那就只能是謝舉伯想要撂挑子不幹了。
怎麼能讓謝舉伯撂挑子呢?謝舉伯怎麼能在這個時候撂挑子呢?
而且皇帝怎麼會在這個時候答應謝舉伯撂挑子呢?
可是偏偏皇帝這裡怎麼看怎麼像是在幫謝舉伯撂挑子呢。
謝舉伯這個戶部尚書跑了,就必須要有人來接戶部這個燙手山芋。
兩個丞相肯定不可能,其餘五部尚書侍郎,似乎每個人都有可能啊。
但是,想來不會有任何一個人願意在這個時候接下戶部這個爛攤子的。
“皇上,謝大人執掌戶部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戶部若是少了謝大人怕是無人可如謝大人般如指臂使啊,皇上三思啊。”
“謝大人,戶部缺了您老怎麼成啊?”
……
殿中眾臣紛紛出聲,進言趙昀三思的有,給謝舉伯戴高帽拼命勸他留下的也有。
謝舉伯只是搖頭苦笑道:“如今朝政艱難,皇上金口玉言,諸位大人若是真誠心幫謝某倒不如多多幫忙籌措銀子才是正理。四川等不得啊。”
說完這話,謝舉伯就老神在在的站在原地不再開口,似乎是打定主意跟趙昀槓上了。
謝舉伯的話很直白,這個時候殿中的眾臣要是再沒看明白狀況,當真是白活這大半輩子了。
敢情不是皇帝和謝舉伯兩人想要撂挑子,而是皇帝和謝舉伯在逼殿中這些人表態呢。
拿銀子來!
你們要是幫忙籌措銀子呢,這個戶部尚書我就繼續替你們扛著,你們要是想要看戲或者光說不練,那麼不好意思我不玩了,大家一拍兩散,戶部的爛攤子你們就接著。銀子的事情到最後還是歸你們來想辦法。
端明殿內陡然安靜下來、
一眾大宋朝的扛鼎之臣無不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