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lt;/sp果然不出所料,這一次不但是有朝中許多官員請求廢止新法,還有許多地方官員也送來了奏摺,內容都是指向新法。
鎮江知府吳淵在奏摺中,有一段這樣寫道:“百姓是陛下的子民,然士紳亦是陛下的子民,怎可無端損一補缺,拆東裱西,徒遭世人詬病?望陛下慎重對待新法,此法必使天下大亂,百姓生靈塗炭,若儘早廢止,可解萬千苦難。”
拿起第一份,誰知裡面劈頭蓋臉的便是這樣一番話,奏摺中全無半點臣子對君父的敬畏,有的只是指責,簡直就是指著鼻子罵的那種!
趙昀本就心情不佳,此時更是火上澆油一般,趙昀大怒,將奏摺重重合上,呼吸也重了。
隨即趙昀又開啟奏摺,提筆批閱道:“卿家對新法一無所知,便妄加指責,著赴行在,當面向朕陳述,以示嚴謹肅穆。”
批示完後,趙昀交給高實,道:“著政事堂儘快發出。”
高實心中驚訝,這還是趙昀第一次剛批閱奏摺,就催促政事堂立即辦理的,不敢耽誤,拿著奏摺急忙送去了。
隨後趙昀又是翻看其他奏摺,雖然這些奏摺也是反對新法,但是言語還算中規中矩,沒有太過分。
趙昀知道百官對新法有牴觸,心裡有這個準備,便也沒有與他們一般見識,如往常一般處置。
很快,趙昀看見餘介的奏摺,趙昀陰沉的心情頓時一亮,著急拿起,一目十行的看起來。
此時的餘介已經是四川制置使,主政四川,為趙昀在四川構鑄山城防禦體系,責任重大,深得趙昀信任。
他在奏摺中寫道:“耕地到戶法牽連之大,涉及利益之深,乃國朝歷代新法之最,力度遠勝昔年之王安石變法,臣心中惶恐,擔心豪強雲湧,不甘俯首。
然亂世用重典,國難思良將,我朝域外已然是別樣世界,蒙古鐵騎橫行天下,滅國屠城無數,國朝若依然守舊不變,今日之夏地,便是他日之我朝。
三冗病症已入骨髓,再不行大動,何以挽回頹敗國勢?如今新法既以推行,臣期盼陛下堅持抗爭,臣及萬萬百姓與陛下同在,君臣一心,何懼驚濤駭浪。”
趙昀看到這裡,欣慰的閉上眼睛,到底是自己知音一般的朋友,餘介是理解自己的,若是每一個臣子都能如餘介這般,哪有這麼多的事。
趙昀繼續看,最後餘介又道:“夏地公主已然起程,趕赴行在,不日便將抵達,還請陛下執禮對待,以收夏地人心。”
趙昀楞了片刻,這才想起迎娶西夏公主的事情,但是現在事情這麼多,每日裡都是精神緊繃,如何有心思想這些。
搖搖頭,趙昀提筆,在回覆餘介的奏摺裡寫道:“卿家理解朕之所想,朕心甚慰,新法已於仁和試行,初見效果,待成效顯著,便可推行全國,望卿家早做準備。夏地公主之事朕亦令有司安排,卿家勿念。”
批閱完畢,趙昀將餘介的奏摺放在一邊,待隨後一同送回政事堂,發返各地。
餘杭縣,張春府上。
張春得知晏夢彪在仁和舉事失敗,已經逃亡,而仁和豪強又全部都俯首聽命,新法得以在仁和順利推行,張春那是急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