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8月15。
凌晨4點,正值一天24小時最黑暗時刻。
天上沒有月亮,伸手不見五指,四名學徒駕駛兩艘增加了外掛油箱的半潛式魚雷艇,終於到達日惹城外海。
風平浪靜的海面上,兩艘金屬龐然大物靜靜地豎在不遠處。
遠遠看過去,軍艦上燈光很少,船上掛的什麼旗、裝的什麼炮,統統看不清,僅僅只有兩艘軍艦的大體輪廓。
這足夠了!
時間急、任務重,學徒把船頭對準軍艦,果斷按下魚雷發射鍵。
兩艘魚雷艇共四枚魚雷全部擊發。
他們接到的任務是擊沉一艘巡洋艦,但現實情況很複雜,兩船交錯停在一起,不一定能確保打中誰誰。
何況黑燈瞎火,也分不分那艘是巡洋艦、那艘是戰列艦,乾脆一起擊發,擊中那個算那個。
所謂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有時是迫不得已。
魚雷發射出去後,兩艘魚雷艇靜靜等在原地,學徒同時在心裡計數:1、2、3...61、62、63。
嘭!嘭!嘭!嘭!
一分多鐘後,四聲爆炸依次傳來,無一啞彈。
任務完成,魚雷艇從水下悄悄離開。
這一晚張新沒睡,在紅樓辦公室裡枯坐一夜。
鄭舟漫側臥在沙發上打著輕輕的酣聲,是古香古色的房間裡唯一節湊。
為了安全,任務過後一般要求無線電靜默,不在敏感時間內來回傳遞無線資訊。
張新自然也就一直沒訊息,等是他唯一能做的。
睡不著還是因為太年輕,心裡緊張的很。
任務的成敗,關係到走私能否繼續。
走私這件事情表面看張新一直在吐槽、訴苦,多麼多麼危險,上週上個月犧牲了多少人。
實際不僅張新這樣做,連犀牛緝私隊、科多莫龍隊也這樣喊,如此哭,好像受了很大委屈。
三家絕對沒有串透過,卻有著出奇一致的說法。
實際情況是,只要扣下一緝私艘船,就可以得到數千噸糧食、柴油、煤鐵礦....這不是暴利,而是真.暴利。
拿老鄭舉例,他鍊鋼要買煤買鐵礦石,這些都是重要成本支出,張新則沒有這些成本。
生產原材料是搶來的,吃的糧食也是搶來的。
走私一船就有四五千噸大米,這些都是金山銀山,不用花一分錢。
換句話說,只要搶一艘船,十幾個人下半輩子基本可以過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黃白黑棕四色,美好幸福生活。
因為太暴利,緝私隊與緝私隊之間也會暴發衝突。
假如楊飛合在海上遇到科莫多龍緝私隊扣了一艘走私船,二話不說直接開搶。
所有人全部殺死,搶走船和貨。
遇到犀牛隊也是同樣處理。
三傢俬下打的你死我活,以為會有人向殖民政府打小報告?
恰恰相反,明面上三家一團和氣,好像是親兄弟似的,喊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齊心協力共同打擊走私行為。
實際心裡都害怕被殖民政府撤掉緝私資格。
原因就是緝私太暴利了。
除了走私不能停,張新還有很多其它理由,總之——必需得破壞小本子和漂亮國的私下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