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潘石雲是洋海市雲和縣崇頭鎮梅竹村人。
2009年秋,母親沈明秀和父親潘明松在49天內先後因病去世,留下11歲的他和81歲的爺爺相依為命。
母親去世前已生病多年,父親為此欠下了總計3萬元的債務——這些債務沒有一張借條,但11歲的潘石雲決定替父還債。
撿廢品、幹零活,6年來,潘石雲共計掙到22800元。加上爺倆從低保和補助中省下的錢,今年,他終於還清了父親欠的債。
儘管好心的債主們一次次勸他:“你還小,這個錢不用急著還。”甚至還有人說,父債子還於法無據,你又沒繼承什麼遺產,不用還。但他說,債主們都是當初向父母伸出援手的好人,怎能讓人家吃虧。
2009年9月9日,潘石雲的母親患紅斑狼瘡去世。母親下葬後,父親割完稻穀,就去了縣城打工。
2009年10月27日,潘石雲母親去世第49天,他父親也因肝癌去世。
家中只剩11歲的潘石雲和他81歲的爺爺。
父親下葬後的第二天早上,有人來到家裡。那人走到潘石雲爺爺跟前說:“你兒子死了,他欠我100元,你要還給我!”爺爺耳背沒聽清,潘石雲和姑姑大驚,立馬上前拉走這人。
在屋外,11歲的潘石雲含淚對這位債主說:“你放心,爸爸欠的錢我一定還!”
潘石雲拿了個筆記本記下這筆賬,這個本子以後也成了他專用的記賬本。
送走那位上門的債主後,潘石雲想到,父親欠下的債絕不止一筆,他做好了繼續有人上門討債的準備。
讓他意外的是,再無債主上門。他就利用雙休日和寒假,一筆一筆尋找父親欠的債:
欠林啟元840元,2009年修繕倒塌的房屋時,運空心磚和水泥的運費;
欠董先林1000元,2008年母親住院,出院時沒錢結賬借的……
這些債,有的是父親當初和姑姑說過的;有的是知情人告訴姑姑的;還有一些是潘石雲和姑姑一起問來的。
爺爺也回憶起幾筆債:“欠你練家伯伯200元,柳家叔叔100元……”
經過一段時間的打聽,潘石雲記下父親欠下的20多筆債務,共計3萬元。
3萬元,對於自己生活都沒著落的潘石雲和爺爺來說,幾乎是個天文數字。
農村有“債不過年”的說法。如果一時還不了,禮也必須到。此後每年年關,潘石雲都要和爺爺一起,一家家上門去表歉意:“欠你的錢暫時還不了,不過請放心,賬我們記著,一定會還給你的!”
一位是耄耋老人,一位是小學生,看到祖孫倆這麼說,債主們唏噓不已。事實上,大部分人壓根兒沒想讓爺倆還錢。
2010年暑假,潘石雲來到縣城姑姑家。雲和縣有許多玩具廠,潘石雲想找一家廠打工。
可廠老闆們看到當時才1.4米的他,怕惹上僱傭童工的嫌疑,紛紛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