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太後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閃過一絲陰狠,緩緩說道:“得先找個機會將褚淳賢給關起來,既少了人給趙祈出謀劃策,又可讓她自亂陣腳。要是她不同意
趙禪吸了吸鼻子, 努力收起眼淚,旋即揚起那一貫高傲的腦袋,對皇姐說道:“皇姐, 禪兒往後定會改了這莽撞的性子,不再惹是生非。”
趙祈瞧著趙禪這副模樣,心下想著, 朱寶貞身為自己得力下屬,在外為自己出生入死, 拼命效力,要是回來發現媳婦兒沒了, 指不定得多傷心難過。
再者, 高太傅的兒子作為太後的親侄子,若真與禪兒成親,這算什麼事兒?
念及此處, 趙祈開口說道:“你與你表哥實非良配,此事你不必憂心。你先回公主府, 這事兒我自會與太後妥善商議。”
趙禪一聽,原本還帶著淚花的小臉上瞬間綻放出笑容, 脆生生道:“禪兒謝過皇姐!皇姐最好啦!”
齊明薇的手還落在半空,趙禪伸手接過錦帕,說道:“齊大人,這個本宮拿回去,等回頭讓人送幾條新的給你。”
說完, 腳步輕快, 歡歡喜喜地退下, 回公主府去了。
日子還沒安穩幾天,趙祈正一門心思撲在南方洪澇的救災上, 還沒來得及去找太後商議趙禪婚事,又傳來一則驚人的訊息。
北狄和西夏聯合起來,揮軍進攻南滇。
此次出兵規模遠超趙祈與鄭宓先前的預估,不是三十萬,而是足足五十萬兵馬,其來勢洶洶,大有要踏平南滇之勢。
訊息傳開,朝堂瞬間炸開了鍋,大臣們議論紛紛。
朝中上下,眾人皆心照不宣,西夏和北狄此番舉動,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的目標,恐怕還是大周。
此前,眾人都以為鄭宓帶兵是前往北境駐守防禦,誰料此番敵軍竟從南面突襲而來。
高太傅等一眾大臣見狀,趁機又開始參奏鄭家,指責他們上報錯誤情報,致使朝廷延誤軍機,耽誤了應對時機。
現在再從北邊將兵力調回南疆,路途遙遠,一來一回,不知要耗費多少時間,南滇能否撐到那時,大周邊境守衛又該如何防守,皆是擺在眼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趙祈剛聽聞北狄與西夏竟集結了五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地共同進攻南滇時,內心猛地一震。
那一瞬間,她只覺一股寒意從脊背升起,此番局勢的嚴峻,遠超想象。
震驚過後,趙祈迅速收斂心神,她思忖著,鄭宓此刻正領兵三十萬應以趕到了南滇,南滇雖說向來在戰事方面不算擅長,可好歹也有將士,若是能與鄭宓的軍隊相互配合,倒也具備一定的抵擋之力。
西夏和北狄之所以這般肆無忌憚,自覺勝券在握,無非是他們錯誤地判斷了大周的兵力部署。
他們篤定大周已將大部分兵力調往了北境,南方邊境必定兵力空虛,毫無防備,所以才妄圖一鼓作氣,迅速攻入南滇,佔得先機。
燕君燁擁有上輩子的記憶,他說不定還天真地以為,南滇會因畏懼這五十萬大軍的聲勢,像上輩子一樣直接放棄抵抗,乖乖束手就擒。可他萬萬想不到,大周絕不會坐視不管,南滇也絕非輕易能被征服之地。
當下,趙祈的目光落在京中兵力上。
如今京中尚有五萬京畿衛,由徐玟牢牢掌控,趙祈心中已有了盤算。
她神色冷峻,目光掃視著群臣,將心中想法一一道來:“如今大周正值危難之際,南滇遭受西夏與北狄五十萬大軍圍攻。鄭宓雖已領兵三十萬到了南疆,南滇亦有十萬兵馬,可敵軍來勢洶洶,不容小覷。我意即刻調遣兵力支援,京中現有五萬京畿衛,由徐玟掌控。徐巖鄂朕命你率領四萬京畿衛,火速南下,支援鄭宓,共抗外敵。”
高太傅等人,此前一直以為鄭宓領兵是前往北境,壓根沒想到實則是奔赴南滇。為何皇上之前一直對此事守口如瓶?是偶然為之,還是另有深意?
就在這時,徐巖鄂大步上前,單膝跪地,聲音堅定:“陛下放心,臣定當不負聖恩,率領京畿衛日夜兼程,趕赴南疆與鄭宓攜手,誓死擊退敵軍,守護大周邊境安寧!”
徐巖鄂剛在西平縣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渾身還帶著戰場上的硝煙氣息。
此番南滇局勢危急,西夏與北狄糾集了五十萬大軍壓境,若他此番能夠率領援軍,與鄭宓緊密配合,成功擊敗這五十萬敵軍,那麼至少可保大周十年安寧。
想到此徐巖鄂周身充滿鬥志。
退了朝後,趙祈立馬回了養心殿。
一進殿門,她便宣來身邊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