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命運的車輪不停地向前滾動著,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
翌日朝上。
趙祈端坐在龍椅上,面色沉靜,眼神莊重,她已經完全適應了一國之君的角色。
她開口問道:“徐將軍,此次西平縣之行,可曾有燕君燁將軍的訊息?”
徐巖鄂趕忙回答道:“回稟陛下,並未有燕小將軍的訊息。”
趙祈一臉沉痛,聲音充滿了懊悔和自責:“燕君燁失蹤多日,至今杳無音信,恐怕是兇多吉少了。此事,皆是朕之失策,朕難辭其咎!”
她稍稍停頓了一下,看向眾人繼續說道:“為了彌補朕的過錯,朕決定追封燕君燁為武安君,並昭告天下,受大周百姓敬仰,讓他永載大周史冊。同時,其父燕嘯鴻教子有方,賜伯爵位,享伯爵俸祿。”
趙祈剛說完,便有文臣站出來反對,“陛下,燕君燁作為此次大戰的主帥,不但沒有擊退敵寇,反而命喪疆場。如今賜予他如此厚重的恩典,是否有些不妥?”
燕嘯鴻聽後也匆匆跪下道:“承蒙陛下隆恩,老臣受之有愧,實在不敢當此殊榮!”
此時,朝堂上陷入了一片寂靜,眾臣紛紛交換著眼神,似乎都在等待著趙祈的反應。
趙祈微微皺眉,她看向那位反對的文臣,問道:“卿家有何高見?”
文臣恭敬地答道:“陛下,燕君燁戰敗,導致我軍損失慘重,賜予他恩典,恐怕難以服眾。”
趙祈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文臣接著道:“陛下,西平縣之所以戰敗,責任全在燕君燁身上。他若無事,應該受到懲罰,而不是在死後還會受到褒獎,否則,何以對得起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將士們?”
有些臣子紛紛點頭稱是。
趙祈沉思片刻後,說道:“卿家所言有理。但是,燕君燁也是為了保衛大周而戰,雖然戰敗,但其忠心可嘉。又以身殉國,應當報以嘉獎,若將士戰敗都要受到懲罰,還哪有將士敢為大周而戰。”
那位文臣還想再說什麼,卻被趙祈打斷了。
趙祈看向燕嘯鴻,“燕將軍,你是燕君燁的父親,你對此有何看法?”
燕嘯鴻知道自己兒子和女帝後宮裡那位的糾纏,因此剛才不敢答應。
他還以為女帝又要給他設什麼陷阱,看到有人反對,他心裡還有些寬慰,可是女帝言語中給自己兒子的恩典似乎不像是假的。
又轉念一想,自己半生都在為大周效力,就燕君燁這麼一個兒子,臨老了兒子還戰死沙場,他和他兒子怎麼就不配得到恩典了!
他一改剛才的態度,感激涕零地跪地謝恩說道:“陛下英明,老臣感激不盡。犬子雖然戰敗,但他也是為了保護大周,陛下能夠不計前嫌,賜予他恩典,老臣實在是無以為報。”
趙祈道:“燕將軍你為大周徵戰多年,立下赫赫戰功。此次燕君燁為國捐軀,朕自然要給予他應有的恩典。”
趙祈心中暗想:燕君燁,我視你為英雄,倘若將來你要對大周不利,那便是叛國之舉,看你還有何藉口來侵犯大周。
她又緩緩開口道:“徐將軍凱旋而歸,朕心甚慰。他不僅為朕帶回了拓跋澤濟的項上人頭,更是大漲了我大周國威!”
徐巖鄂畢恭畢敬地對趙祈行了跪拜禮,惶恐道:“陛下謬贊,老臣實在愧不敢當。那敵軍首領的頭顱,並非老臣斬下的。”
趙祈聞言,眉頭微挑,追問道:“哦?那是何人?竟有如此能力?!”
徐巖鄂忙回話:“回陛下,是鄭泰將軍的小女兒鄭宓。老臣親眼所見,她在馬上,手起刀落,斬下了拓跋澤濟的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