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褚淳賢淡淡回道:“陛下來看臣妾,臣妾高興罷了。”
趙祈端坐在龍椅上, 目光威嚴地掃過下方的眾人。
與她第一次上朝時的情景相比,如今下方的眾官員們對她的態度恭敬有加,再也沒有了往日的輕視。
齊忠跨步出列, 恭敬地稟告道:“陛下,參與叛王謀逆一幹人等,已被悉數抓獲, 等候陛下發落。”
趙祈的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但她的表情依然嚴肅莊重。
自從上次齊忠的兒子受罰, 他本人卻被趙祈從輕發落之後,齊忠就如他的名字一樣, 表現出了他的忠心耿耿。
趙祈注意到了這一點, 才決定安排齊忠和高太傅一起辦案。
這兩人本來就有過節,正好可以互相監督。任何一方如果暗中徇私舞弊,都有可能被對方置於死地。他們相互牽制、相互制衡, 趙祈也因此安心了許多。
趙祈俯視下方,目光銳利地直視著齊忠, 開口問道:“這些人參與謀反,按律法應當如何處置?”
齊忠略微低頭, 深思熟慮了片刻,然後抬起頭,答道:“陛下,依照我國律法,參與謀反乃是重罪。參與謀反者按律處以淩遲之刑, 以儆效尤;家眷男子十四歲以上者, 處以絞刑;女子十四歲以上者, 充軍為妓;老弱病殘者貶為奴籍,終身為奴。”
這條律法律法極為嚴苛。它是成宗在奪取女帝高宗政權後制定的, 目的就是要透過強硬手段震懾所有有謀逆之心的人。
這條律法歷經數代皇帝,都沒有得到實施。
到了趙祈這一代,皇帝年幼,是個女子,看起來又軟弱可欺,這才讓雍王覺得有了可乘之機。
然而,此時看著眼前的皇帝,絲毫沒有半分軟弱的樣子,難道這一切都是陛下故意裝出來迷惑雍王的嗎?想到這裡,齊忠的後背不禁泛起一陣涼意。
趙祈嚴肅地開口問道:“牽扯到的無辜家眷一共有多少人?”
齊忠低頭恭敬地回答道:“家眷中十四歲以上的男子有三百餘人,女子有五百餘人,老弱者一百餘人。”
趙祈微微皺眉,疑惑地問道:“這女子的數量,怎麼會如此之多?”
齊忠趕忙答道:“陛下,這些女子多數是謀逆者親眷的妻妾。”
趙祈的目光落在齊忠身上,繼續追問:“那麼這些男子又是從何而來?”
齊忠額頭冒汗,“回陛下,這些男子是謀逆者的兄弟子侄。”
趙祈的臉色愈發沉重,她語氣凝重地問道:“他們的兒女,兄弟子侄、妻妾姐妹,是否事先知道他們要謀反?”
齊忠搖頭,小心翼翼地回答:“陛下,參與謀反者守口如瓶,並未透露半點訊息給親人。”
趙祈緩緩開口說道:“謀反之罪不可輕易饒恕,可他們的妻妾子女、兄弟姐妹又何其無辜。”
站在一旁的高太傅上前一步,向趙祈拱手說道:“陛下,此等刑罰雖然嚴厲,卻是必要之舉。謀反乃是大逆不道、危害社稷的重罪,萬萬不可輕饒。唯有從嚴懲處,才能震懾那些心懷不軌之人,從而保護國家的安寧。”
此時,大半官員紛紛跪地,附和高太傅的觀點。
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道:“陛下聖明,高太傅所言極是!謀反之罪,天理難容,必須嚴懲不貸,以正國法!”這些官員們言語堅定,絕對認同高太傅之言。
然而,還有另一部分官員站在原處,靜靜地等待著陛下的進一步指示。
他們表情各異,若有所思。
齊忠自是聽出陛下有心開恩於無辜家眷,他略微思索了一下,開口說道:“陛下,謀反之事,事關國家安危,不可不慎。若對謀逆者的家眷網開一面,恐難以服眾,亦無法對後世起到警示作用。但若這些家眷確實無辜,不妨對他們從輕發落,以示陛下仁德。如此,既能維護律法之公正,又能彰顯陛下之寬厚。”
朱寶貞站了出來,躬身行禮,語氣誠懇地說道:“陛下,齊大人言之有理。對於這些無辜家眷,不如在仔細調查之後,如果確實沒有參與謀反,不妨從輕發落。如此做法,既能體現陛下的仁愛之心,也能讓百姓們感受到陛下的愛民之情。”
那些原本站著的官員們此時也紛紛跪下,齊聲應道:“陛下從輕發落,實乃聖明之舉!陛下仁德廣施,天下百姓定當感恩戴德!”他們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趙祈聽著心潮澎湃。
底下的官員跪成一片,鴉雀無聲,都靜靜地等著陛下開口。
趙祈的心情漸漸平穩下來,她看著下面分成幾派的官員,心中慶幸,這樣的局面總比一邊倒要好太多了。
趙祈緩緩說道:“律法雖嚴,但也不外乎人之常情。諸位不妨捫心自問,如果你們背叛了朕,雖能一死了之,可你們的妻兒老小,兄弟姐妹,卻要替你們背負這孽債,難道你們也能如此狠心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慘遭橫禍?”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沉重,如同重錘一般,敲打在在場官員們的心上,
高太傅眉頭微皺,回應道:“律法嚴苛,也是為了讓他人受到警示。如果輕易饒恕犯錯之人,那豈不是會導致人人都敢作亂。”
趙祈點了點頭,說道:“太傅所言甚是,但朕認為,作惡之人在起心動唸的時候,可曾有人考慮過自己的家人?他們為了所謂的‘一將功成’,不惜犧牲無數人的生命,恐怕早已想好了後果。然而,他們的家人卻可能成為這場爭鬥的無辜受害者。”她的目光掃過眾人,彷彿在質問每一個人的良心。